出自宋代周必大《答歐陽宅之》:
安流咫尺異逾淮,有興何妨疊棹來。
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豈難哉。
談鋒不怕通宵直,燕席寧辭逐日開。
況是上元佳節(jié)近,華燈萬點(diǎn)看蓮孩。
注釋參考
茅柴
亦作“茆柴”。見“ 茅柴酒 ”。
萍虀
即韮蓱韲。 宋 蘇軾 《豆粥》詩:“萍虀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 石季倫 。” 清 曹寅 《戲送錢穆孫》詩之一:“寒曹未怕傾家釀,已辦萍虀到歲除?!?/p>
豆粥
(1).用豆煮成的粥?!逗鬂h書·馮異傳》:“時(shí)天寒烈,眾皆飢疲, 異 上豆粥。明旦, 光武 謂諸將曰:‘昨得 公孫 豆粥,飢寒俱解?!?宋 蘇軾 《豆粥》詩:“君不見 呼沱 流澌車折軸, 公孫 倉皇奉豆粥?!?/p>
(2).指米中摻豆煮成的粥。 許地山 《危巢墜簡·解放者》:“在窗戶底下,他喝著豆粥,抽著煙,眼睛不住地看往來的行人,好像在偵察什么案情一樣?!?/p>
周必大名句,答歐陽宅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