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岳《中秋》:
月出未出山蒼蒼,明毫倒射生寒芒。
光搖林彩已奇怪,月時(shí)猶在青山外。
一杯兩杯呼出來,仰天喝云云未開。
冰輪碾上何人推,天涼如水青如苔。
不知今我何如哉,冰撐雪拄胸崔嵬。
欲飛上天{左奭右斗}斗魁,手取蟾蜍探潑醅。
醉眠老兔秋氈毸,下視茫茫青作堆。
今人不見古時(shí)月,古月長(zhǎng)照今人哀。
繇來今古一丘貉,安用老滴成瓊瑰。
如此佳月能幾回,搔吾鬢已霜皚皚。
李白如在三百杯,與騎鯨魚游九垓。
注釋參考
李白
李白 (Lǐ Bái) (701—762) 中國(guó)唐朝詩(shī)人。字太白,號(hào)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華橫溢。詩(shī)歌今存900首。 Li Bai在三
《國(guó)語(yǔ)·晉語(yǔ)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干瑤熃讨?,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zhǎng),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韋昭 注:“三,君、父、師也?!焙笠浴霸谌睘槎Y敬君、父、師的典故。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fēng);亦有秉心矯跡,以敦在三之節(jié)?!薄侗饼R書·徐之才傳》:“既為汝師,又為汝公,在三之義,頓居其兩?!?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詩(shī)序:“尊道成德,嚴(yán)師其難哉。故在三之禮,極乎君親,而師也參焉?!?清 納蘭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夫師豈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誼,并之於君、親?!?/p>
騎鯨魚
見“ 騎鯨 ”。
九垓
(1).亦作“ 九畡 ”、“ 九陔 ”。中央至八極之地。《國(guó)語(yǔ)·鄭語(yǔ)》:“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jīng)入以食兆民。” 韋昭 注:“九畡,九州之極數(shù)。”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今普天一統(tǒng),九垓同風(fēng)。” 北齊 魏收 《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舉;五紀(jì)當(dāng)定,想窅乎而上征?!薄睹魇贰ろn爌傳》:“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恩膏實(shí)被九垓?!?/p>
(2).亦作“ 九閡 ”、“ 九陔 ”。九層。指天。《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李善 注:“垓,重也……言其德上達(dá)於九重之天?!薄稘h書·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云六幕浮大海?!?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閡亦陔也?!?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晉 郭璞 《游仙詩(shī)》之六:“升降隨長(zhǎng)煙,飄飄戲九垓?!?唐 吳筠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詩(shī):“ 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方岳名句,中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在德期巢燧,居安法禹湯作者:蘇颋作品:敬和崔尚書大明朝堂雨后望終南山見示之作
- 寶絡(luò)風(fēng)流,何如細(xì)蕊堪餐作者:周密作品:聲聲慢(逃禪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
- 雁過斜陽(yáng),草迷煙渚
- 邏呼十槳急,罛橫九帆并
- 憶昔深閨里,煙塵不曾識(shí)
- 百辟同康樂,萬方佇雍熙。作者:李昂作品:暮春喜雨詩(shī)
- 縱賞鉤簾面遠(yuǎn)山,蟹螯誰復(fù)問尖團(tuán)作者:李處權(quán)作品:和懷英雪詩(shī)
- 獨(dú)嗜君詩(shī)無厭斁,從教人笑我多饞作者:吳芾作品:和梁次張謝得酒見寄四首
- 諸老飄零亡幾在,百年放佚不勝窮作者:陳傅良作品:酬謝倅景英用前韻見寄
- 入門繚繞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綠苔
- 7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