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張宣明《使至三姓咽面》: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
一朝撫長劍,萬里入荒陬。
豈不服艱險,只思清國讎。
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
玉塞已遐廓,鐵關(guān)方阻修。
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長封萬里侯。
注釋參考
不服
不服 (bùfú) 拒絕服從 disobey 不服指導 認為裁決不公,拒絕承認 refuse to accept as final 不服裁判 拒絕承認 do not give in to 不服罪 不服老 不同意,持不同意見 disagree 對大家的批評不服 不適應 be unaccustomed to 水土不服 不服 (bùfú) 在訴訟或起訴過程中就法官的裁決或法官主管的某件事 在口頭或以書面聲明不接受 exception艱險
艱險 (jiānxiǎn) 困難險阻 hardships and dangers 不避艱險清國
稱 清 朝統(tǒng)治時的 中國 。 清 末多用之。 清 馮桂芬 《制洋器議》:“我 大清國 北自 興安嶺 ,南自 厓州 ,距四十三度,計萬七百餘里?!?魯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上野 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 清國 留學生’的‘速成班’。”
張宣明名句,使至三姓咽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