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葉夢得《竹馬兒》
與君記,平山堂前細(xì)柳,幾回同挽。又征帆夜落,危檻依舊,遙臨云巘。自笑來往匆匆,朱顏漸改,故人俱遠(yuǎn)。橫笛想遺聲,但寒松千丈,傾崖蒼蘚。世事終何已,田陰縱在,歲陰仍晚。稽康老來尤懶。只要莼羹菰飯。卻欲便買茅廬,短篷輕楫,尊酒猶能辦。君能過我,水云聊為伴。
注釋參考
橫笛
笛子。即今七孔橫吹之笛,與古笛之直吹者相對而言。 唐 張巡 《聞笛》詩:“旦夕危樓上,遙聞橫笛音?!?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 后漢 馬融 所賦長笛…… 李善 為之注云:‘七孔,長一尺四寸?!四私裰畽M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 融 之所賦者?!?胡道靜 校證引 朱珔 《<文選>集釋》:“至古笛多用豎吹,而今則橫吹,猶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則用單竹。” 宋 李清照 《滿庭霜》詞:“難堪雨藉,不耐風(fēng)柔。更誰家橫笛,吹動(dòng)濃愁?!?/p>
遺聲
(1).指過去留下的樂曲。《禮記·樂記》:“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之一:“ 齊 都無遺聲, 桐鄉(xiāng) 有餘謡?!薄端问贰分臼摺罚骸按俗V,相傳即 開元 遺聲也。”
(2).猶馀音。 三國 魏 繁欽 《與魏文帝箋》:“而此孺子遺聲抑揚(yáng),不可勝窮,優(yōu)游轉(zhuǎn)化,餘弄未盡?!?南朝 宋 鮑照 《樂府·升天行》:“ 鳳臺 無還駕,簫管有遺聲?!?宋 蘇軾 《張安道見示近詩》:“云見 浮丘伯 ,吹簫明月岑。遺聲落 淮 泗 ,蛟鼉?yōu)楸?。?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四出:“人人側(cè)耳,盡息喧囂,真?zhèn)€是遺聲振木,游響停云?!?/p>
(3).泛指留下聲音。 金 元好問 《秋望賦》:“菊鮮鮮而散花,雁杳杳而遺聲?!?/p>
(4).謂留下好名聲。 三國 魏 曹植 《任城王誄》:“王雖薨徂,功著丹青。人誰不沒,貴有遺聲?!薄端螘ゎ佈又畟鳌罚骸叭舨荒苓z聲,欲人出己,知柄在虛求,不可校得?!?/p>
寒松
寒冬不凋的松樹。常用來比喻堅(jiān)貞的節(jié)操?!度龂尽侵尽り懣儌鳌贰?陸績 字 公紀(jì) ” 裴松之 注引《姚信集》:“ 王蠋 建寒松之節(jié)而 齊王 表其里, 義姑 立殊俗之操而 魯侯 高其門。”《晉書·庾闡傳》:“偉哉蘭生而芳,玉產(chǎn)而潔,陽葩熙冰,寒松負(fù)雪?!?唐 杜甫 《哭王彭州掄》詩:“翠石俄雙表,寒松竟后凋?!?明 馬鑾 《聶隱娘》詩:“雄心到底愧寒松,何必藏名峯外峯。”
千丈
極言其長、高、深?!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靶椒X千車,船長千丈。”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壁立千丈,峯橫萬仞?!?唐 白居易 《續(xù)古詩》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葉夢得名句,竹馬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