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去來想,渺渺同一區(qū)
出自宋代李石《九日同胡子遠攜三子以重陽能插菊花無分韻》:
去年萬里客,仰看秋云孤。
今年返南畝,頗復(fù)懷西湖。
今日果何日,淑氣天四隅。
憑高送無目,風(fēng)景未覺殊。
試問先生菊,何如朝士萸。
莫作去來想,渺渺同一區(qū)。
久客負隣里,置酒煩招呼。
起登舍畔山,山色定有無。
澹煙與晴日,醉眼相模糊。
我老腰腳頑,健倒須兒扶。
注釋參考
去來
(1).往來,往返。《商君書·墾令》:“商勞則去來賫送之禮,無通於百縣,則農(nóng)民不飢,行不飾?!薄段簳ざY志四》:“各令騎將六人去來挑戰(zhàn),步兵更進退以相拒擊。”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所以皷舞群倫,曰官曰差遣曰職而已,又遷徙去來,常無虛日?!?/p>
(2).謂離去而又歸來。《史記·孝文本紀》:“與王 興居 去來,亦赦之?!?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雖始與 興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會東少司寇》詩:“鄉(xiāng)里卻看鬚鬢舊,行藏轉(zhuǎn)覺去來新?!?/p>
(3).離去。來,語氣助詞。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詩:“去來今何道,卑賤生所鐘?!?唐 孟郊 《古意》詩:“蕩子守邊戍,佳人莫相從,去來年月多,苦愁改形容?!?/p>
(4).猶言左右,表示概數(shù)。
(5).佛教語。指過去、未來。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壽老》詩:“法法剎那無住,云何見在去來?!?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引上》:“﹝釋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頓悟,而足以亡亂於去來?!?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但有去來無現(xiàn)在,無窮生滅看香煙?!?/p>
渺渺
渺渺 (miǎomiǎo) 形容悠遠;久遠 remote 云海渺渺無際一區(qū)
(1).一個區(qū)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外如 赤縣神州 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huán)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qū)中者乃為一州。”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足下將謂吾與 墨 不殊,今不辭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區(qū),明所當(dāng)然,使人鬼同謀,幽明并濟,亦所以求衷,所以為異耳?!薄吨熳诱Z類》卷五三:“人君國都如井田樣,畫為九區(qū),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間一區(qū)則君之宮室?!?/p>
(2).表數(shù)量。指一塊田地。 漢 劉向 《說苑·反質(zhì)》:“ 衛(wèi) 有五大夫,俱負缶而入井灌韭,終日一區(qū)?!?元 劉因 《新晴》詩:“埋盆欲學(xué)魚千里,試地先栽芋一區(qū)?!?清 鈕琇 《觚賸·杜曲精舍》:“買田一區(qū)、屋數(shù)楹于 杜曲 。”
(3).表數(shù)量。指一所宅院?!逗鬂h書·劉盆子傳》:“賜宅人一區(qū),田二頃。” 宋 陳師道 《徐氏閑軒》詩:“君寧平世經(jīng)三釜,我亦東原有一區(qū)?!?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恰行過一區(qū)道院,幾處齋堂?!?/p>
(4).一類;一團。 晉 張華 《鷦鷯賦》:“陰陽陶蒸,萬品一區(qū)?!?宋 胡宏 《胡子知言·疑義》:“今以天理人欲,混為一區(qū),恐未允當(dāng)。”
李石名句,九日同胡子遠攜三子以重陽能插菊花無分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