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賢
出自宋代梅堯臣《農(nóng)難》: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老農(nóng)實惡之,豈共時稼捐。
管蔡與盜跖,同氣詎能遷。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賢。
賢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注釋參考
周公
(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稱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輔 武王 滅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攝政。東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繼而厘定典章、制度,復(fù)營 洛邑 為 東都 ,作為統(tǒng)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賢的典范。參閱《史記·魯周公世家》。
(2). 春秋 時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稱。《左傳·僖公五年》:“秋,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鄭伯 ?!?杜預(yù) 注:“ 周公 ,宰 孔 也。” 清 王鳴盛 《蛾術(shù)編·說人三》:“周公,泛指 春秋 時天子之宰,卿士。 莊公 十六年,有 周公 忌父 ; 僖公 五年,有宰 周公孔 ,非 周公旦 明矣?!?/p>
(3).《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 周公 。’”后因以“夢見周公”喻夜夢。或省作“周公”。 唐 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叩門驚 周公 。”
不妨
不妨 (bùfáng)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xiàn)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傳導(dǎo)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柳惠
春秋 柳下惠 的省稱。 漢 班固 《答賓戲》:“若乃 伯夷 抗行於 首陽 , 柳惠 降志於辱仕……真吾徒之師表也?!?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且 子文 三顯,色不加悅; 柳惠 三黜,容不加戚。何者?令尹之尊,不若德義之貴;三黜之賤,不傷沖粹之美。”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嵇康<言志>》:“ 柳惠 善直道, 孫登 庶知人?!眳⒁姟?柳下惠 ”。
妨賢
謂阻礙賢者登進。《漢書·王尊傳》:“各自底厲,助太守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賢?!?唐 司空圖 《重陽獨登上方》詩:“退居還有旨,榮路免妨賢?!?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蒲城王文恪公尸諫》:“於是輿論譁然,皆駡 琦善 之誤國,及宰相 穆彰阿 之妨賢?!?/p>
梅堯臣名句,農(nóng)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駕考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