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孔德紹《南隱游泉山》:
名山狎招隱,俗外遠(yuǎn)相求。
還如倒景望,忽似閬風(fēng)游。
。
臨崖俯大壑,披霧仰飛流。
歲積松方偃,年深椿欲秋。
。
野花開石鏡,云葉掩山樓。
何須問方士,此處即瀛洲。
注釋參考
名山
1.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 2.指可以傳之不朽的藏書之所。 3.借指著書立說。招隱
(1).征召隱居者出仕。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幸逢明盛多招隱,高山大澤徵求盡。” 明 楊慎 《春興》詩:“難教遲暮從招隱,擬把生涯學(xué)醉歌?!?清 周亮工 《與王啟伯總?cè)帧吩姡骸?小山 有賦人招隱,大樹無心世任看。”
(2).招人歸隱。 唐 駱賓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詩:“聞君招隱地,髣髴 武陵 春?!?明 薛蕙 《草堂》詩:“珍重故人招隱意,草堂南郭可淹留?!?清 楊承憲 《三姝媚》詞:“拂拂空香,引訪秋騷客,來歌招隱?!?/p>
相求
互相尋求。《易·乾》:“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離鳥夕宿,在彼中州;延頸鼓翼,悲鳴相求?!?唐 韋應(yīng)物 《擬古》詩之十二:“芳樹自妍芳,春禽自相求。”
孔德紹名句,南隱游泉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