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貫休《寄景地判官》
渚宮江上別,倏忽十余年。舉世唯攻說,多君即不然。
浦珠為履重,園柳助詩玄。勉力酬知己,昌朝正急賢。
注釋參考
勉力
(1) [take efforts;do one's utmost;exert oneself to the utmost]∶盡力,努力
勉力為之
(2) [encourage]∶勸勉;鼓勵(lì)
勉力農(nóng)桑
詳細(xì)解釋(1).盡力;努力?!豆茏印ば蝿荨罚骸肮食幻懔?wù)進(jìn),夕無見功。”《漢書·王尊傳》:“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孫道人尸解》:“我今年九十歲矣,久寓此土,荷郡人周旋,暫當(dāng)小別,各勉力事善?!?臧克家 《京華練筆三十年》:“我自覺力有不逮,但勉力為之?!?/p>
(2).勸勉,鼓勵(lì)?!妒酚洝な捪鄧兰摇罚骸跋鄧鵀樯显谲姡宿匝懔Π傩?,悉以所有佐軍,如 陳豨 時(shí)。”
知己
知己 (zhījǐ) 了解、賞識(shí)自己 know oneself 親密的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guān)系密切的 bosom 知己話昌朝
昌盛興隆的朝代。 南朝 宋 鮑照 《為柳令讓驃騎表》:“夙當(dāng)昌朝,早值恩洽?!?唐 駱賓王 《疇昔篇》:“ 涂山 執(zhí)玉應(yīng)昌朝,曲水開襟重文會(huì)?!?南唐 李中 《新喻縣酬王仲華少府見貽詩》:“與君盡力行公道,敢向昌朝俟陟明?!?/p>
急賢
重賢;急于求賢。 南朝 梁 任昉 《求薦賢士詔》:“庶同則哲之明,稱朕急賢之旨。”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卷上:“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學(xué)士來。時(shí) 元崇 為翰林學(xué)士,中外榮之。自古急賢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三:“先是 高宗 南渡,急賢如饑渴。”
貫休名句,寄景地判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