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高斯得《次韻王深道見寄》:
虛齋隱幾坐,憂思來萬端。
我?guī)f盈骼,忽復(fù)數(shù)孔寬。
追思昔迷復(fù),驅(qū)馳因塵鞍。
終蹈世涂險,衽席生瀧灘。
平生仗忠信,意若無驚湍。
雖有被野羅,何篡凌風(fēng)翰。
嫠憂抱耿耿,進退良獨難。
亦欲紉蕙茝,殷勤奉所歡。
終疑薛居州,一暴難勝寒。
眾陰日夜長,正氣日以單。
國枋落熏腐,民生困貪殘。
言路久榛棘,內(nèi)食咸空餐。
蹇予宿嗜好,與世殊鹹酸。
奈何不自愛,當(dāng)門植芳蘭。
故效五柳君,歸求容膝安。
我友在天末,洞我腸與肝。
新詩妙鐫發(fā),字如湯銘盤。
盍簪眇無因,東望慨其嘆。
遙聞病新愈,致我囊中丹。
愿君強吞咀,百年永相看。
注釋參考
言路
言路 (yánlù) 向政府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 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 廣開言路榛棘
(1).猶荊棘。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徑無所由?!?宋 曾鞏 《秋懷》詩:“出門榛棘不可行,終歲蒿藜尚誰卹。”
(2).引申為阻塞。 宋 謝采伯 《密齋筆記》卷一:“此三小人傷政害國,言路榛棘,外敵侵陵,可為痛哭?!?/p>
內(nèi)食
謂從中侵蝕肌肉?!逗鬂h書·董卓傳》:“臣聞?chuàng)P湯止沸,莫若去薪;潰癕雖痛,勝於內(nèi)食。”《資治通鑒·漢靈帝中平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言癰疽藴結(jié),破之雖痛,勝於內(nèi)食肌肉,浸淫滋大也?!?/p>
高斯得名句,次韻王深道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