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庠《夜出芙蓉堂》:
北沼涼歸早,西軒火正流。
螢光偏愛夜,蛩語最知秋。
好月因云暗,清風(fēng)為樹留。
煙來昏翠幕,霧下失滄洲。
河轉(zhuǎn)疑天側(cè),星回恨歲遒。
惟馀雙鶴唳,不減到林丘。
注釋參考
螢光
(1).螢火蟲發(fā)出的光。 唐 韋承慶 《直中書省》詩:“螢光向日盡,蚊力負(fù)山疲?!?宋 徐照 《宿翁靈舒幽居期趙紫芝不至》詩:“蛩響移砧石,螢光出瓦松?!?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余﹞但見隔岸螢光明滅萬點(diǎn),梳織於柳堤蓼渚間?!?/p>
(2).借指磷光。 李瑛 《鉆石》詩:“鉆石的河,鉆石的山,月光下,到處閃著螢光的幽藍(lán)?!?/p>
偏愛
偏愛 (piān’ài) 在幾件事物zhong{1-1}特別喜愛其中的一件 have partiality for sth. 在幾個(gè)人zhong{1-1}特別喜愛其中的一個(gè) show favouritism to sb. 弟兄兩個(gè)都很聽話,奶奶誰都不偏愛蛩語
蟋蟀鳴叫聲。 唐 周賀 《送石協(xié)律歸吳》詩:“夜隨浄渚離蛩語,早過寒潮背井行。” 元 范梈 《貴州》詩:“蛩語通支柱,蛛絲映卷簾。” 清 陳維崧 《泛清波摘遍·立秋日憺園塔影軒作》詞:“暗惆悵,蛩語乍親枕函,砧韻漸生門巷?!?/p>
宋庠名句,夜出芙蓉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