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葉李《紀夢》:
宋時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萬無一,半世虛負狂直名。
年來似有喪心疾,薦共引鯀辜蒼生。
天誅未加公論沸,日夕惟待鼎鑊烹。
何哉異夢出非想,忽遇仙老談?wù)媲椤?br>謂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輕舉遭彈抨。
帝令謫墮飽憂患,且使兩足蹣跚行。
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術(shù)矧敢輕。
當時廷議祗如此,汝悔當復(fù)惟相迎。
稽首老仙謝慈憫,臣罪當死天子明。
久之寂滅一大樂,斲棺待盡無他營。
老仙笑許汝可教,引領(lǐng)直上朝玉京。
通明大明二宮殿,林木蓊萃階瑤瓊。
芙蓉爛漫錦欲似,帝皇錫以主殿名。
賦詩奏謝九拜起,玉音嘉獎傍觀榮。
癡人說夢聊一快,我獨知命不少驚。
只恐才非曼卿敵,相見慚汗應(yīng)如傾。
從今閉目需帝召,玉樓續(xù)記時當成。
兒孫自有兒不福,與農(nóng)報國須勤耕。
注釋參考
通明
通明 (tōngmíng) 非常明亮 well-illuminated大明
(1).指日?!兑住で罚骸霸菩杏晔?,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曉,一氣熏而萬物春?!?宋 文天祥 《發(fā)陵州》詩:“大明朝東出,皎月正在天?!?/p>
(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詩:“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p>
(3).泛指日、月?!豆茏印?nèi)業(yè)》:“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鑒於大清,視於大明?!?尹知章 注:“日、月也?!?/p>
(4).指君主。《魏書·張袞傳》:“今大明臨朝,澤及行葦,國富兵強,能言率職。”
二宮
兩座宮室。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1)指二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亡姑之姊,伉儷二宮?!?劉孝標 注引《中興書》:“ 王濛 女諱 穆之 ,為 哀帝 皇后; 王藴 女諱 法慧 ,為 孝武 皇后?!?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宮泣西郊,九廟起頽壓?!?仇兆鰲 注:“二宮泣, 玄 、 肅 還京?!?2)指帝與太子。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 江 左朝臣子孫初釋服,朝見二宮,皆當涕泣,二宮為之改容?!薄段倪x·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二宮軫痛,遐邇同哀。” 呂向 注:“二宮,天子、太子也。”《南齊書·何敬容傳》:“ 敬容 接對賓朋,言詞若訥,酬答二宮,則音韻調(diào)暢。”(3)指太后與皇太后。 宋 蘇軾 《諫買浙燈狀》:“﹝陛下﹞豈以燈為悅者哉,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而極天下之養(yǎng)耳。”
林木
林木 (línmù) 生長在樹林中的樹 forest tree 樹林 forest;grove;woods 林木蔥郁瑤瓊
(1).泛指美玉。語本《詩·衛(wèi)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詩人感木瓜,乃欲答瑤瓊。” 唐 儲光羲 《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詩:“羣峯懸中流,石壁如瑤瓊。” 清 唐孫華 《喜雨》詩:“兩年逢旱潦,斗米如瑤瓊?!?/p>
(2).指美石。 唐 劉禹錫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詩:“油幕似 崑丘 ,粲然疊瑤瓊。” 元 馬祖常 《登都北神山醉中題壁》詩:“過溪踏瑤瓊,入山採蒼翠?!?/p>
(3).喻指冰雪。 宋 蘇轍 《臘月九日雪》詩之一:“病士擁衾催煖酒,閉門不聽掃瑤瓊?!?/p>
(4).對他人詩文、贈禮的美稱。 晉 傅咸 《答潘尼詩》:“貽我妙文,繁春之文……授此瓦礫,廁彼瑤瓊。” 唐 劉威 《歐陽示新詩因貽四韻》:“衝戛瑤瓊得至音,數(shù)篇清越應(yīng)南金?!?/p>
葉李名句,紀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