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莫怪頻垂淚,乍別承明舊直廬
出自宋代王禹偁《初到商州館于妙高禪院佛屋壁上見草圣數(shù)行讀》:
應(yīng)制詩篇對玉除,是誰傳寫到商於。
昔從蓂莢階前作,今向蓮花座畔書。
商嶺未甘隨綺季,漢庭曾忝用相如。
山僧莫怪頻垂淚,乍別承明舊直廬。
注釋參考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p>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p>
垂淚
垂淚 (chuílèi) 哭泣而眼邊垂掛淚水 tear (because of sorrow) 傷心垂淚 黯然垂淚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廬 。《漢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bai{1*1}虎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眳⒁姟?承明廬 ”。
直廬
舊時侍臣值宿之處?!段倪x·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朝游游曾城,夕息旋直廬。” 呂延濟 :“直廬,直宿之廬?!?唐 姚合 《西掖寓直春曉聞殘漏》詩:“直廬仙掖近,春氣曙猶寒?!?宋 王禹偁 《寄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詩:“吾生未有林泉計,空媿妨賢臥直廬。”《明史·嚴訥傳》:“ 訥 晨出理部事,暮宿直廬,供奉青詞,小心謹畏?!?/p>
王禹偁名句,初到商州館于妙高禪院佛屋壁上見草圣數(shù)行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眼中誰是真犀角,池上君今有鳳毛作者:虞儔作品:枕上偶得數(shù)語呈林子長
- 南堂之南可數(shù)到,列樹六本翠磔磔
- 楚為貧鄉(xiāng)乃其素,應(yīng)此調(diào)發(fā)寧能禁
- 把酒要陪高士醉,臨風(fēng)未覺此心遐作者:曹勛作品:和臺州衛(wèi)倅
- 渡吏已頭白,遙知客姓名
- 寒雪尚遲新月早,橫斜分影到漣漪
- 后來復(fù)有龜堂老,千載猶應(yīng)此意存作者:陸游作品: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
- 落日樓殿影,西風(fēng)鐘梵音
- 壯哉帶箭雉,耿介死不顧作者:陸游作品:九月十日如漢州小獵於新都彌牟之間投宿民家
- 明日祝融天柱去,更煩先卷亂云堆作者:范成大作品:湘江洲尾快風(fēng)掛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