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佚名《莊暴見孟子》: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
”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 “臣請為王言樂。
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今王畋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注釋參考
無他
亦作“ 無它 ”。亦作“ 無佗 ”。1.沒有別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則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按藷o也,與民同樂也。” 金 元好問 《內相文獻楊公神道碑銘》:“圣人之道無它,至誠而已?!?/p>
(2).猶無恙;無害。《后漢書·隗囂傳》:“若束手自詣,父子相見,保無佗也?!薄逗鬂h書·馬援傳》:“ 援 閒至 河內 ,過存 伯春 ,見其奴 吉 從西方還,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見 吉 ,欲問 伯春 無它否,竟不能言,曉夕號泣,婉轉塵中。”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儻窀穸不為盜所發(fā),珠必無他?!?/p>
(3).無二心,專一。《國語·晉語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無他?!?三國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貧賤,可以無他?!?宋 蘇軾 《徐州謝表》:“察孤危之易毀,諒拙直之無他。”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非憫其才,非憫其德,憫其方寸之無他也。”
與民同樂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后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成語解釋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后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與民同樂出處《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今王四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笔褂美淙巳硕嫉轿屮P樓前,端門之下,插金花,賞御酒,國家與民同樂。佚名名句,莊暴見孟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