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佚名《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
雖則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注釋參考
芄蘭
芄蘭 (wánlán) 即“蘿藦”。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具乳汁,葉腋生有總狀花序,內(nèi)有多數(shù)種子。莖、葉、果實入藥 butterfly weed童子
童子 (tóngzǐ) child;lad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論語·先進》 彼童子之師。——唐· 韓愈《師說》 操童子業(yè)?!读凝S志異·促織》 童生,明清科舉,凡中舉以前,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 操童子業(yè)。——《聊齋志異·促織》佩韘
(1).佩戴牙玦或玉玦。韘,射箭時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鉤弦的工具。以象骨、玉石制成。又叫“玦”,俗名“扳指”。為古代成人所佩之物?!芭屙s”表示已成年?!对姟ばl(wèi)風(fēng)·芄蘭》:“芄蘭之葉,童子佩韘?!?毛 傳:“韘,玦也。能射御則佩韘?!?/p>
(2).佩戴的牙玦或玉玦。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親定陵寢》:“﹝ 章皇 ﹞因自取佩韘擲之,諭侍臣曰:‘韘落處定為佳穴,即可因以起工?!?/p>
佚名名句,芄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