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白玉蟾《夜闌》:
試問今宵月,今夕何爽約。
遂令山中人,倚戶守寂寞。
上界足官府,天門有關(guān)鑰。
云鎖烏鵲橋,風(fēng)把鳳凰閣。
蟾吞不夜天,兔搗生長藥。
否則廣寒君,尚或事梳掠。
如何二鼓去,桂影更不作。
幽人惟太息,遠(yuǎn)趣在碧落。
伊本不窈窕,我非業(yè)諧謔。
如此良夜何,不飲何時(shí)樂。
悠然舉大白,清嘯散萬壑。
那有揚(yáng)州鶴,那有揚(yáng)州鶴。
注釋參考
烏鵲橋
即鵲橋。神話傳說,舊歷七月初七之夜,烏鵲填天河成橋,以渡 牛郎 、 織女 相會。 唐 李郢 《七夕》詩:“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后以喻指男女相會或相會處。 唐 劉商 《送女子》詩:“青娥宛宛聚為裳,烏鵲橋成別恨長。” 唐 宋之問 《明河篇》:“鴛鴦機(jī)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 宋 賀鑄 《減字浣溪沙》詞之九:“烏鵲橋邊河絡(luò)角,鴛鴦樓外月西南。門前嘶馬弄金銜。”參見“ 鵲橋 ”。
鳳凰閣
(1).華美的樓閣。 宋 周邦彥 《醉落魄》詞:“香滿衣襟,月在鳳凰閣?!?/p>
(2).詞牌名。雙調(diào),六十八或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韻。 宋 柳永 、 葉清臣 等有此作。參閱《詞譜》卷十五。
(3).曲牌名。商調(diào)引子。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第四一出和 高明 《琵琶記》第二五出等有此曲。
白玉蟾名句,夜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