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說之《再和》:
不肯喧喧奏子虛,何心江上惜三余。
陸渾火但無家計,宣榭災(zāi)宜費圖書。
每恨血鱗能雨若,何堪脫角去焚如。
知公輔弼關(guān)心處,不比他人樂退居。
注釋參考
不肯
不肯 (bùkěn) ——用于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will not;would not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臺輔助引擎喧喧
(1).形容聲音喧鬧。 南朝 梁 何遜 《學(xué)古贈丘永嘉征還》詩:“結(jié)客 蔥河 返,喧喧動四隣?!?宋 柳永 《戚氏》詞:“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yīng)喧喧?!?清 曹寅 《不寐》詩:“鞭箠雜緣撲,中夜聲喧喧。”
(2).形容擾攘紛雜?!稌x書·張方傳》:“軍人喧喧,無復(fù)留意?!?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是以選人冗冗,甚於羊羣;吏部喧喧,多於蟻聚?!?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清 孫枝蔚 《觀新人車》詩:“行路何喧喧,云避新人車?!?/p>
(3).猶赫赫。 宋 王禹偁 《送進士郝太沖序》:“洎予受知春卿,薦以甲科,喧喧我名,雷奮人耳?!?/p>
形容聲音大而混雜。 南朝 陳 徐陵 《長安道》詩:“諠諠擁車騎,非但執(zhí)金吾?!?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園送龐邵》詩:“符傳有光輝,諠諠出帝畿?!?元 吳萊 《新開河口同方養(yǎng)心望東岳》詩:“嘗思一舉小天下,俯視人世爭諠諠。”
子虛
子虛 (zǐxū) 漢司馬相如所著《子虛賦》中的虛構(gòu)代言人之一,他與另兩位代言人烏有和亡是公以問答形式敘述全書內(nèi)容。后來以此形容虛無或毫無根據(jù)的事 fictitious;unreal 子虛烏有?!稘h書·敘傳下》江上
(1).江岸上?!秴问洗呵铩ぎ悓殹罚骸癌z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南朝 宋 鮑照 《發(fā)后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xí)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fēng) 江 上灑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fā)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p>
三余
(1).《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明帝 時大司農(nóng) 弘農(nóng) 、 董遇 等,亦歷注經(jīng)傳,頗傳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遇 言:‘﹝讀書﹞當(dāng)以三餘?!騿柸N之意。 遇 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焙笠浴叭N”泛指空閑時間。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余嘗以三餘之日,講習(xí)之暇,讀其文?!?宋 蘇軾 《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詩:“醉飽高眠真事業(yè),此生有味在三餘?!?明 顧大典 《青衫記·元白揣摩》:“男兒事業(yè)在三餘,學(xué)就須乘駟馬車?!?柳亞子 《書贈張鏡潭》詩:“最是 津南 人物美,三冬圖史伴三餘?!?/p>
(2).指 余干 、 余姚 、 余杭 三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 漢 末童謡云:‘天子當(dāng)興東南三 餘 之間?!?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地理·三馀》:“ 餘干 、 餘姚 、 餘杭 ?!?/p>
晁說之名句,再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