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志道《白石山》:
山似游龍勢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閽。
峰巒常帶煙霞色,洞穴渾無斧鑿痕。
注釋參考
峰巒
峰巒 (fēngluán) 連綿的山峰 ridges and peaks 峰巒起伏 峰巒重疊霞色
(1).云霞的顏色。 唐 孟浩然 《舟中曉望》詩:“坐看霞色曉,疑是 赤城 標。” 唐 陳師穆 《立春日曉望三素云》詩:“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2).彩色。 唐太宗 《正日臨朝》詩:“組練輝霞色,霜戟照朝光。”
洞穴
洞穴 (dòngxué) 在土中、在峭壁上或在小丘里挖出來的空間,尤指有洞口通到地表面的天然地下室 cave 往往指較大的或范圍不定的地下洞 cavern 山洞的深處 grotto斧鑿痕
(1).用斧鑿削刻留下的痕跡。 唐 韓愈 《調張籍》詩:“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p>
(2).比喻詩文刻意造作的痕跡。 宋 惠洪 《冷齋夜話·諸葛亮劉伶陶潛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 李格非 善論文章,嘗曰: 諸葛孔明 《出師表》、 劉伶 《酒德頌》、 陶淵明 《歸去來詞》、 李令伯 《陳情表》,皆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鑿痕。”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文中有詩詩中有文》:“ 謝元暉 曰:‘好詩圓美流暢如彈丸。’此所謂詩中有文也……觀 子美 到 夔州 以后詩,簡易純熟,無斧鑿痕,信是如彈丸矣!”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 易安 《聲聲慢》詞……后闋又云:‘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薄段膶W報》1987.2.26:“全詩情隨景移,開闔自如……又十分熨貼,沒有斧鑿之痕。”
張志道名句,白石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解壓泡泡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