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張說《岳州守歲》
除夜清樽滿,寒庭燎火多。舞衣連臂拂,醉坐合聲歌。
至樂都忘我,冥心自委和。今年只如此,來歲知如何。
注釋參考
連臂
(1).手?jǐn)v手;臂挽臂。舊題 漢 伶玄 《趙飛燕外傳》:“時(shí)十月五日,宮中故事,上靈安廟,是日吹塤擊鼓,連臂踏地歌《赤鳳來曲》?!?北周 庾信 《北園射堂新成》詩:“驚心一雁落,連臂兩猿騰?!?清 湯右曾 《谷賤行》:“酤酒賽神神降巫,村場(chǎng)擊鼓連臂呼?!?/p>
(2).表示共同;一起。 宋 蘇轍 《御試制策》:“夫敵不知所攻,非連臂而守之也。雖連臂而守之,敵尚可得攻而絶也?!薄稏|周列國志》第四八回:“今日 鄭 陳 連臂去,中原伯氣黯然收。”
合聲
(1).謂聲音符合節(jié)奏?!吨芏Y·春官·大胥》:“春入學(xué),舍采合舞,秋頒學(xué)合聲。” 鄭玄 注:“合聲,亦等其曲折,使應(yīng)節(jié)奏。” 孫詒讓 正義:“合聲,即合樂之聲音也?!?北周 庾信 《燈賦》:“《楚妃》留客, 韓娥 合聲。”
(2).和聲;和鳴。 唐太宗 《月晦》詩:“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
(3).猶齊聲。 唐 孫頠 《幻異志·雙圣燈》:“ 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眾合聲禮念,西南近臺(tái)見雙圣燈?!?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歷史》:“歌闋,合聲賡贊,叫聲振席,歡感閭里?!?/p>
(4).謂合二字成一字之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音韻闡微》:“國書十二字頭用合聲相切,緩讀則為二字,急讀則為一音,悉本乎人聲之自然。證以《左傳》之丁寧為鉦,句瀆為穀;《戰(zhàn)國策》之勃蘇為胥。於 三代 古法亦復(fù)相協(xié)。” 黃侃 《聲韻略說》:“合聲即反語,謂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聲。”參見“ 反切 ”。
張說名句,岳州守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冬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