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安石《澶州》
去都二百四十里,河流中間兩城峙。
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樓櫓如邊城。
城中老人為予語,契丹此地經鈔虜。
黃屋親乘矢石間,胡馬欲踏河冰渡。
天發(fā)一矢胡無酋,河冰亦破沙水流。
歡盟從此至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
注釋參考
人為
人為 (rénwéi) 人造成 man-made;artificial 一種人為的裝飾品 人去干、做 do (make) by person 事在人為契丹
契丹 (Qìdān) 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四至五世紀時在今遼河上游游牧 Khitan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此地
這里,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zhàn)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p>
鈔虜
搶劫擄掠。 宋 王安石 《澶州》詩:“城中老人為予語, 契丹 此地經鈔虜。”
王安石名句,澶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