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閑堂即事
出自元代張養(yǎng)浩《【中呂】十二月兼堯民歌》:
從跳出功名火坑,來到這花月蓬瀛。
守著這良田數(shù)頃,看一會雨種煙耕。
倒大來心頭不驚,每日家直睡到天明。
。
。
見斜川雞犬樂升平,繞屋桑麻翠煙生。
杖藜無處不堪行,滿目云山畫難成。
泉聲,響時仔細聽,轉(zhuǎn)覺柴門靜。
。
。
寒食道中。
。
清明禁煙,雨過郊原,三四株溪邊杏桃,一兩處墻里秋千。
隱隱的如聞管弦,卻原來是流水濺濺。
人家渾似武陵源,煙靄蒙蒙淡春天。
游人馬上裊金鞭,野老田間話豐年。
山川,都來杖屨邊,早子稱了閑居愿。
。
。
遂閑堂即事。
。
堂名遂閑,偃息其間。
對著這青編四圍、翠玉千竿。
壁上關仝范寬,枕上陳摶。
。
。
古銅圍座錦斕斑,瑪瑙杯斟水晶寒。
靈石相間玉潺湲,筆硯窗前雨聲干。
倒大來清安,柴門勢不關,一任云飛散。
。
。
秋池散慮。
。
池亭草苫,書架牙簽。
對著這煙波綠慘,霜葉紅酣。
太湖石神剜鬼劚,掩映著這松杉。
恰便似蛟龍飛繞玉巉巖,忄害的些野鹿山猿半癡憨。
呼童忙為卷疏簾,老子無語但掀髯。
遙瞻,云山露半尖,越顯的秋光淡。
。
。
注釋參考
即事
(1).任事;作事?!妒酚洝し舛U書》:“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乃盛服執(zhí)笏以入即事?!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寧宗慶元四年》:“樞密使 襄 ,請用步卒穿濠筑障……軍民并役,又募飢民以傭,即事五旬而畢?!?/p>
(2).面對眼前事物。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宋 王安石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詩:“即事有哀傷,山川自如故。”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即事興情,因而成賦。”
(3).以當前事物為題材的詩。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lián),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后命題者也?!?/p>
(4).多用為詩詞題目。如 唐 杜甫 《草堂即事》詩, 宋 辛棄疾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詞, 郭沫若 《南水泉即事》詩等等。
張養(yǎng)浩名句,【中呂】十二月兼堯民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