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大眾退后,妙超窠臼。
不用安排,何須饤饾。
動弦別曲孰知音,舒腸瀝膽渠開口。
叢林切莫亂商量,三世諸佛不知有。
注釋參考
別曲
(1).送別之曲。 北周 庾信 《對宴齊使》詩:“酒正離盃促,歌工別曲悽?!?唐 劉禹錫 《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詩:“離筵出蒼莽,別曲多悲辛?!?/p>
(2).送神之詞。 唐 李賀 有《神絃別曲》。
知音
知音 (zhīyīn)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瀝膽
瀝膽 (lìdǎn) 比喻竭誠效忠 lay bare one’s heart 披肝瀝膽 瀝膽訂交 瀝膽陳訴開口
開口 (kāikǒu) 張口說或笑 open one’s mouth;begin to speak;start to talk 沒等我開口,他就搶先替我說了 新刃磨、搶,使之鋒利 put the first edge on a knife 河水沖破堤防 break釋正覺名句,偈頌二百零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