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行役心,展轉(zhuǎn)如飛蓬
出自宋代余靖《湖鄉(xiāng)檢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對望郛郭》:
高城鎖夕靄,遠(yuǎn)水浮秋空。
此時行役心,展轉(zhuǎn)如飛蓬。
路入淺沙斷,堪慟車轍窮。
豈無舟楫利,枉道非所從。
雖有泉石趣,暫到徒匆匆。
兒啼不入門,敢辭身狥公。
夢歸身未歸,薄宦真池龍。
披衣復(fù)起坐,驚鴻鳴西風(fēng)。
注釋參考
此時
這時候?!逗鬂h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jīng)四更天光景了。”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wù)而出外跋涉。《詩·魏風(fēng)·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薄吨芏Y·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dú)今也?!?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xì)w又一春?!?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jì)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fēng)波,游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统颂祜L(fēng),將船遠(yuǎn)行役,譬如云中鳥,一去無蹤跡?!?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郁達(dá)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guān)。”
展轉(zhuǎn)
展轉(zhuǎn) (zhǎnzhuǎn) 翻身貌。多形容臥不安席 toss about (in bed) 經(jīng)過許多人的手或經(jīng)過許多環(huán)節(jié)的地方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or places 展轉(zhuǎn)四明天臺。—— 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飛蓬
(1).指枯后根斷遇風(fēng)飛旋的蓬草。《詩·衛(wèi)風(fēng)·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薄渡叹龝そ埂罚骸帮w蓬遇飄風(fēng)而行千里,乘風(fēng)之勢也?!?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三五:“游子如飛蓬,佳人曠千里?!?/p>
(2).比喻輕微的事物?!豆茏印ば蝿荨罚骸帮w蓬之問,不在所賓?!?許維遹 案:“飛蓬,言其輕微也?!畣枴瘧?yīng)作‘間’,‘間’與‘諫’通。諫而不聽者謂之輕微之諫?!?/p>
(3).比喻蓬亂的頭發(fā)。 晉 左思 《白發(fā)賦》:“髮乃辭盡,誓以固窮。昔臨玉顏,今從飛蓬?!?明 陸采 《明珠記·會內(nèi)》:“孤身何幸脫樊籠,兩鬢飛蓬,半世漂蓬?!?清 唐孫華 《夏重談金陵舊事》詩:“復(fù)有故宮妃,飛蓬亂雙髲。”
(4).比喻行蹤飄泊不定?!侗饼R書·文苑傳·顏之推》:“嗟飛蓬之日永,恨流梗之無還?!?唐 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p>
余靖名句,湖鄉(xiāng)檢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對望郛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元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