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戴復(fù)古《登祝融》:
秋風(fēng)吹拄杖,直到祝融顛。
目擊三千界,肩摩尺五天。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邊。
云氣無(wú)遮障,分明在眼前。
注釋參考
目擊
目擊 (mùjī) 親眼看到;作為目睹人在場(chǎng) witness 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莊子·田子方》 目擊其事三千界
“ 三千大千世界 ”的省稱。 唐 李遠(yuǎn) 《贈(zèng)潼關(guān)不下山僧》詩(shī):“窗中遙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關(guān)。” 元 喬吉 《水仙子·中秋后一日》曲:“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便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鐵鞋踏破三千界?!?蔡寅 《游上野博覽會(huì)》詩(shī):“蓬仙游戲三千界,??挖A奇百萬(wàn)錢?!?/p>
肩摩
亦作“ 肩靡 ”。1.肩與肩相摩,形容人多擁擠?!痘茨献印R俗訓(xùn)》:“今之國(guó)都,男女切踦肩摩於道,其於俗一也?!?漢 桓寬 《鹽鐵論·論菑》:“刑者肩靡於道,以己之所惡而施於人,是以國(guó)家破滅,身受其殃?!?宋 蘇洵 《申法》:“今也,採(cǎi)珠貝之民,溢於海濱;糜金之工,肩摩於列肆?!?清 閻爾梅 《出都門往游西山》詩(shī):“自晨至午人肩摩,午后游人無(wú)覓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成》:“至邸,則鶉人肩摩於墀下?!?/p>
(2).指靠近。 陳毅 《送舊友南歸》詩(shī):“妙善隱蔽,與敵肩摩;我不出手,敵不知覺(jué)?!眳⒁?jiàn)“ 肩摩轂擊 ”。
尺五天
(1).比喻離帝王極近。 唐 杜甫 《贈(zèng)韋七贊善》詩(shī):“爾家最近魁三象,時(shí)論同歸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劉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贈(zèng)》詩(shī):“鳴鳳朝陽(yáng)尺五天,怱怱忽過(guò)白鷗邊?!?元 王惲 《直中書(shū)省》詩(shī):“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鎖秋煙。”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北溟水擊三千里,南斗云開(kāi)尺五天?!?/p>
戴復(fù)古名句,登祝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