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貴能賦,感物暢幽旨
出自宋代田況《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三月三日登學(xué)射山》:
麗日照芳春,良會(huì)重元已。
陽濱修祓除,華林程射技。
所尚或不同,茲俗亦足喜。
門外盛車徒,山半列鄽市。
彩堋飛鏑遠(yuǎn),醉席歌聲起。
回頭望城郭,煙藹相表裹。
秀色滿郊原,遙景落川涘。
目倦意猶遠(yuǎn),思馀情未已。
登高貴能賦,感物暢幽旨。
宜哉賢大夫,由斯見材美。
注釋參考
登高
登高 (dēnggāo)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jié)登山的風(fēng)俗 ascend a height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感物
(1).謂有感于怪異之事。《文選·班彪<王命論>》:“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呂公 覩形而進(jìn)女?!?李善 注:“《漢書》曰: 高祖 常從 王媼 、 武負(fù) 貰酒,時(shí)飲醉臥, 武負(fù) 、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p>
(2).見物興感。 唐 韓愈 《薦士》詩:“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詩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詠志耳?!?/p>
(3).感動(dòng)或感化他物。 漢 班固 《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dòng)氣而入微?!薄逗鬂h書·邳彤傳》:“一夫荷戟大呼,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虜伏請(qǐng)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dòng)民其如此者也?!?明 劉基 《書紹興府達(dá)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政之感人,猶氣之感物也?!?/p>
幽旨
深?yuàn)W玄妙的旨趣。《晉書·王湛等傳論》:“葉 宣尼 之遠(yuǎn)契,翫道韋編;遵 伯陽 之幽旨,含虛牝谷。” 唐 牛肅 《紀(jì)聞·牛應(yīng)貞》:“賾道家之秘言,探釋都之幽旨?!?/p>
田況名句,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三月三日登學(xué)射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