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說之《積善堂》:
我家得姓自衛(wèi)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fēng)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晚惟道武攬英雄,遼東之晁同興起。
世封潁川刺濟州,子孫嬋媛冠劍偉。
唐有賢良如漢初,名動集賢為學(xué)士。
是時海內(nèi)圖書家,一晁未議張與李。
忠實文華入本朝,三祖百孫同一體。
中祖潁川襲遠封,東祖西祖復(fù)於濟。
自從決策罷兵來,平進不厭百寮底。
即今門戶益衰微,攬古懷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無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齡,疏封鈿服明光里。
夫人眼力尚針縷,拜恩不易從稚齒。
初惟夫人有子賢,曰此布濩敢不。
何勞夢帝血面論,直以微誠動旒扆。
華堂白發(fā)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壽斝千場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孫不能鳴,東眷孫文刊燁煒。
注釋參考
壽斝
壽觴。 宋 蘇轍 《宣徽使張安道生日》詩:“從公 淮陽 今幾年,憶持壽斝當公前?!?/p>
未央
未央 (wèiyāng) 未已;未盡 not ended 夜如何其?夜未央。——《詩·小雅·庭燎》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冻o·離騷》 此恨未央膝下
(1) [children]∶子女幼時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兒
親生之膝下。——《孝經(jīng)》
膝下猶虛
(2) [(in letters)address to one's parents]∶在與父母通信時,用作敬辭,表示對父母的愛慕
違離膝下,三十五年。——守文護《報父母》
父親大人膝下
詳細解釋(1).指人幼年時常依于父母膝旁,言父母對幼孩之親昵?!缎⒔?jīng)·圣治》:“故親生之膝下,以養(yǎng)父母日嚴?!?唐玄宗 注:“親猶愛也,膝下謂孩幼之時也?!焙笥米鲗Ω改傅挠H敬之稱。 晉 劉柔 妻 王氏 《懷思賦》:“憶昔日之歡恃,奉膝下而怡裕?!?北周 宇文護 《報母書》:“區(qū)宇分崩,遭遇災(zāi)禍,違離膝下,三十五年?!本﹦ 犊兹笘|南飛》第一場:“母親請上受我一拜。兒久離膝下,少奉甘旨,恕孩兒不孝之罪?!庇秩缃o父母或祖父母寫信時,在開頭的稱呼下加“膝下”兩字,以示親敬。
(2).指父母的身邊。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愿疏》:“元良之位,長守膝下之懽?!薄缎绿茣じ咦诩o》:“ 太宗 嘗命皇太子游歡習(xí)射,太子辭以非所好,愿得奉至尊,居膝下?!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幕兀骸袄戏蚱拚捕嗔藘蓚€媳婦慶賞團圓,偏兒子又不在膝下?!?巴金 《我的眼淚》:“他出生在陽光明媚的 南歐 的鄉(xiāng)村,在雙親的膝下一直生活到十三歲。”
曾玄
曾孫和玄孫。亦泛指后代?!峨`釋·漢韓敕修孔廟后碑》:“謁廟拜墓,感有曾玄?!薄稌x書·劉頌傳》:“ 泰始 之初,陛下踐阼,其所服乘皆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孫,則其曾玄。” 明 方孝孺 《祭鄭仲舒太?!罚骸拔嶂Ч?,非特為游從之好,談諧之樂,蓋一閔吾之道而傷其將墜,一以誄公之德以告公之曾玄。”
晁說之名句,積善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