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羅隱《后土廟》
四海兵戈尚未寧,始于云外學儀形。九天玄女猶無圣,
后土夫人豈有靈。一帶好云侵鬢綠,兩層危岫拂眉青。
韋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經(jīng)。
注釋參考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尽ぶT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 豪放、豁達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兵戈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獵賦》:“韜兵戈,火網(wǎng)罟。”
(2).指戰(zhàn)爭。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欲興兵戈,以誅暴 楚 。”《后漢書·獨行傳·譙玄》:“時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學業(yè)?!薄度龂萘x》第九六回:“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韻贈信州周公鼎》詩:“兵戈十載后,窮巷遠游人。”
(3).指軍隊。 唐 黃滔 《景陽井賦》:“玉樓之絲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晝逼。” 宋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順逆二途,蚤宜擇處。兵戈既逼,雖悔何追?!?/p>
尚未
至今未曾;還沒有。
例句: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三回:“正是科爾沁部統(tǒng)領明安,尚未行禮,即大哭道“全部軍士都敗沒了,貴統(tǒng)領布塞聞已戰(zhàn)死了?!?nbsp;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左拉
外學
(1).指太學以外的學校?!端问贰ふ茏诩o一》:“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學。”《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崇寧元年》:“甲戌,詔天下興學貢士,建外學於國南?!?/p>
(2). 東漢 儒生以“六經(jīng)”為外學?!顿Y治通鑒·漢順帝永和二年》:“ 扶風 田弱 薦同郡 法真 博通內(nèi)、外學,隱居不仕,宜加袞職?!?胡三省 注:“ 東都 諸儒以‘七緯’為內(nèi)學,‘六經(jīng)’為外學?!?/p>
(3).佛教指佛經(jīng)以外的典籍為外學。 唐 鮑溶 《送僧東游》詩:“風流 東晉 后,外學入僧家。獨唱 郢中 雪,還游天際霞。” 宋 王禹偁 《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序》:“釋子謂佛書為內(nèi)典,調(diào)儒書為外學?!薄端膸烊珪喢髂夸洝ぜ克摹ぃ剂镣饧舅木怼罚骸?宋 釋 道璨 撰。以別有語録,故名外集。 釋 氏以佛典為內(nèi)學,以儒書為外學也?!眳⒁姟?內(nèi)學 ”。
儀形
(1).儀容;形體。 晉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從容音旨,優(yōu)游儀形,廣演慈悲,饒益眾生?!薄段倪x·王儉<褚淵碑文>》:“德猷靡嗣,儀形長遞?!?李善 注:“儀形,容儀形體也?!?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觀 李郎 儀形器宇,真丈夫也。” 明 吳承恩 《陌上佳人賦》:“吾今不暇悉其顏狀、意態(tài)、風標、儀形?!?/p>
(2).謂畫其形貌。《文選·左思<魏都賦>》:“丹青炳煥,特有 溫室 ,儀形宇宙,歷象圣賢?!?李周翰 注:“言於 溫室殿 畫天地之形、圣賢之象?!?/p>
(3).效法。《漢書·王莽傳上》:“唯陛下深惟祖宗之重,敬畏上天之戒,儀形 虞 周 之盛?!?顏師古 注:“儀形,謂則而象之。”
(4).行法規(guī);做楷模?!段簳V平王匡傳》:“﹝ 匡 ﹞性耿介,有氣節(jié)。 高祖 器之謂曰:‘叔父必能儀形社稷,匡輔朕躬,今可改名為 匡 ,以成克終之美?!?唐 元稹 《贈鄭余慶太?!罚骸皼r朕小子獲承祖宗,實賴一二元老朝夕教誨,以儀形於四方?!?/p>
(5).典范;楷模。 晉 陸機 《贈馮文羆遷斥丘令》:“民之肯好,狂狷厲圣;儀形在昔,予聞子命。”《北齊書·王昕傳》:“ 元景 位望微劣,不足使殿下式瞻儀形,安敢以親王僚寀,從廝養(yǎng)之役。” 宋 蘇軾 《告文宣王文》:“載空言於典籍,示后世之儀形?!?/p>
羅隱名句,后土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