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視直欲見筋脈,無所逃避魚龍憂
出自宋代蘇舜欽《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
獨(dú)坐對月心悠悠,故人不見使我愁。
古今共傳惜今夕,況在松江亭上頭。
可憐節(jié)物會人意,十日陰雨此夜收。
不惟人間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長空無瑕露表里,拂拂漸上寒光流。
江平萬頃正碧色,上下清澈雙璧浮。
自視直欲見筋脈,無所逃避魚龍憂。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觸斗牛。
景清境勝反不足,嘆息此際無交游。
心魂冷烈曉不寢,勉為此筆傳中州。
注釋參考
自視
自視 (zìshì) 自己看待自己 consider oneself;think oneself 自視甚高筋脈
亦作“ 筋脈 ”。1.靜脈管。《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dú)?,如筋脈之通流者也?!?浩然 《艷陽天》第十四章:“他周身的皮膚又黑又粗,那條條道道的筋脈,很有勁地朝外鼓著。”
(2).書法中指筆勢。 晉 王羲之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yù)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dòng),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p>
(3).指文章的線索條理?!秲号⑿蹅鳌返谑嘶兀骸鞍堰@文章的筋脈放在后面去,魂魄提向前頭來,作者也煞費(fèi)一番筆墨?!?/p>
見“ 筋脈 ”。
筋骨脈絡(luò)。 漢 王充 《論衡·書虛》:“舉鼎用力,力由觔脈;觔脈不堪,絶傷而死,道理宜也?!?/p>
無所
(1).沒有地方;沒有處所。 漢 枚乘 《七發(fā)》:“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nèi)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唐 韓愈 《祭張給事文》:“上不負(fù)汝,為此不祥,將死無所?!?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xì)柳》:“積數(shù)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p>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吨芏Y·考工記·輪人》:“無所取之,取諸圜也?!?鄭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薄逗鬂h書·杜喬傳》:“先是 李固 見廢,內(nèi)外喪氣,羣臣側(cè)足而立,唯 喬 正色無所回橈?!薄锻ǖ洹な池浘拧罚骸?后魏 初至 太和 錢貨無所用也?!?明 陳文燭 《<少室山房筆叢>序》:“大哉 孔子 !博學(xué)無所成名?!?瞿秋白 《文藝的自由和文學(xué)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藝術(shù)的價(jià)值’也是美--抽象的美,無所附麗的美?!?/p>
逃避
逃避 (táobì) 逃走避開;躲開不愿意或不敢接觸的事物 escape;evade;shirk;avoid 逃避追蹤者魚龍
(1).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注:“魚龍之屬?!?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fēng)雨?!?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明 李贄 《環(huán)陽樓晚眺得碁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 清 吳偉業(yè)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p>
(2).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xiàng)百戲雜耍名。《漢書·西域傳贊》:“設(shè)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顏師古 注:“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 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yīng)詔》:“百戲騁魚龍,千門壯宮殿?!?宋 蘇軾 《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魚龍絶伎來千里,斑白遺民數(shù)四朝。”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shí)又讀一本大書》:“我還得經(jīng)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zhàn)?,有白面無常鬼、藍(lán)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p>
(3).古爬行動(dòng)物名。外形像魚,生于海洋。四肢槳狀,適于游泳。眼大。嘴長,牙齒尖銳,肉食。卵胎生。于侏羅紀(jì)最繁盛。
蘇舜欽名句,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壹起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