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居顯重,內(nèi)外掌絲綸
出自唐代鄭谷《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紀》:
風騷為主人,凡俗仰清塵。
密行稱閨閫,明誠動搢紳。
周旋居顯重,內(nèi)外掌絲綸。
妙主蓬壺籍,忠為社稷臣。
大儀墻仞峻,東轄紀綱新。
聞善常開口,推公豈為身。
立朝鳴珮重,歸宅典衣貧。
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晴臺隨鹿上,幽墅結(jié)僧鄰。
理論知清越,生徒得李頻。
藥香沾筆硯,竹色染衣巾。
寄鶴眠云叟,騎驢入室賓。
近將姚監(jiān)比,僻與段卿親。
葉積池邊路,茶遲雪后薪。
所難留著述,誰不秉陶鈞。
喪亂時多變,追思事已陳。
浮華重發(fā)作,雅正甚湮淪。
宗從今何在,依棲素有因。
七松無影響,雙淚益悲辛。
猶喜于門秀,年來屈復伸。
注釋參考
周旋
周旋 (zhōuxuán) 打交道;應(yīng)酬 socialize 周旋于達官顯貴之間 相機進退,與對手追逐較量 contend with 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右屬橐鞭,以與君周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在山區(qū)與日本侵略者周旋 盤旋;旋轉(zhuǎn) circle 跨躡地絡(luò),周旋天網(wǎng)。——唐· 李白《大鵬賦》顯重
(1).重視,尊重?!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罚骸叭?秦 , 秦王 與 應(yīng)侯 必顯重以示天下。”
(2).位高勢重?!度龂尽の褐尽尾紓鳌罚骸扒涓竸裎釁f(xié)同 曹公 ,絶婚 公路 ;吾今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并顯重,為卿所賣耳!”
內(nèi)外
內(nèi)外 (nèi-wài) 內(nèi)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 inside and outside 內(nèi)外有別 本國和外國 domestic and foreign 內(nèi)外反動派 兩邊 both sides 長城內(nèi)外 在…里面和在…外面;在…內(nèi)部和在…外部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內(nèi)外夾攻 國內(nèi)外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內(nèi)外交困 宮里宮外 within and without of the palace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T葛亮《出師表》 內(nèi)外 (nèiwài) 在數(shù)量或時間上接近精確地;大約;近似 around;about 五十年內(nèi)外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焙笠蚍Q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yīng)接羣后。”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艱?!?/p>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于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p>
鄭谷名句,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