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巾子峰頭云開云合,龍翔江上潮落潮平。
師承底事,的的分明。
風前不必兄呼弟,見后毋勞弟應兄。
注釋參考
師承
(1) [be an apprentice of]∶師徒相傳的系統(tǒng)
各個流派各有師承
(2) [follow the tutor's suit] ∶效法繼承
師承有來
詳細解釋《后漢書·儒林傳序》:“若師資所承,宜標名為證者,乃著之云。”后以“師承”指學術、技藝上的一脈相承。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 王弼 注《易》,直發(fā)胸臆,不如 鄭玄 等師承有來也?!?王闿運 《曾孝子碑文》:“少無師承,能自得師,信道執(zhí)德,秉志不回?!?黃侃 《論學雜著·禮學略說》:“今文、古文,往往差異,姑置勿談;即同一師承,立説亦復不齊壹?!?/p>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的的
的的 (dídí) 明白,昭著 obvious;as clear as day 副詞。的確;實在 certainly;indeed 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清· 林覺民《與妻書》分明
分明 (fēnmíng) 清楚(明白)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濉?袁枚《祭妹文》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釋可湘名句,偈頌一百零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