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上洞庭,笑看紅橘垂。
出自宋朝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
十月潁水冰,問君行何為。
行不顧斗米,自與五湖期。
平生湖上游,幽事略能知。
此後君最樂,窮年得游嬉。
彩鯨抗波濤,風(fēng)作鱗之而。
鳴鼓上洞庭,笑看紅橘垂。
漠漠大梁下,黃沙吹酒旗。
應(yīng)憐故人愁,回首一相思。
注釋參考
鳴鼓
(1).即鼓。《楚辭·九歌·國殤》:“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薄痘茨献印镎撚?xùn)》:“撞大鐘,擊鳴鼓,奏《咸池》,揚(yáng)干戚?!?/p>
(2).擊鼓。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 馮夷 鳴鼓, 女媧 清歌?!?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七:“盜息無鳴鼓,朝迴自走車。” 宋 徐竟 《高麗圖經(jīng)·禮成港》:“舟側(cè)欲傾,人大恐懼,即鳴鼓招眾?!?/p>
(3).借指聲討。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作邑啟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張弓;欲竭吏能,恐圣門之鳴鼓。”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昔 子產(chǎn) 增賦, 渾罕 致譏, 冉有 倍粟, 仲尼 鳴鼓;蓋據(jù)末反本之難也?!眳⒁姟?鳴鼓而攻 ”。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yùn)》:“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xiàn)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段倪x·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王安石名句,送裴如晦即席分題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