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牛紛浴汗,鵝鴨亂翻紋
出自宋代郭印《到巴川縣日熾不可行遂留宿用明復(fù)留題韻》:
避暑巴川館,憑欄瞰水濆。
馬牛紛浴汗,鵝鴨亂翻紋。
潦濁難為鑒,天昏不辨云。
清泉何處是,一卓飯吾軍。
注釋參考
馬牛
(1).馬和牛?!稌べM(fèi)誓》:“無(wú)敢寇攘,踰垣墻,竊馬牛?!?唐 韓愈 《獲麟解》:“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恒有於天下,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2).牛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驅(qū)使從事艱苦勞動(dòng)的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尊堂病廢,不能理家人生產(chǎn);弟坐食,一無(wú)所操作,賢夫婦何為作馬牛哉!” 蔣智由 《有感》詩(shī):“凄涼讀盡 zhi{1|1}那 史,幾箇男兒非馬牛!”
鵝鴨
(1).鵝與鴨。皆水禽。《西京雜記》卷四:“羊豕鵝鴨,皆道其數(shù)。” 唐 杜甫 《舍弟占?xì)w草堂檢校聊示此詩(shī)》:“鵝鴨宜長(zhǎng)數(shù),柴荊莫浪開?!?/p>
(2).形容聲音嘈雜,像鵝、鴨鳴叫一樣。 宋 蘇軾 《九日黃樓作》詩(shī):“詩(shī)人猛士雜龍虎, 楚 舞 吳 歌亂鵝鴨?!?清 查慎行 《從湖州至四安舟中大雨》詩(shī):“問(wèn)路屢見(jiàn)紿,方言亂鵝鴨。”
郭印名句,到巴川縣日熾不可行遂留宿用明復(fù)留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