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書廣大包天地,辭變象占都一致
出自宋代魏了翁《四川茶馬牛寶章修揚(yáng)子墨池以書索題詠》:
子云一去千余載,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誰知。
雖逃劉歆醬瓿阸,鼠壤蛛窠蠹魚宅。
豈無學(xué)者工探求,不譏僭圣幾殘余贅肬。
自從馬邵造玄域,晁氏譜之張氏翼。
亦云察矣人猶疑,試為諸老申其辭。
易書廣大包天地,辭變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為功。
況於易玄互相發(fā),不同之同真善學(xué)。
歷家中首先黃鐘,雖以坤復(fù)為初終。
紀(jì)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從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書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為中,君道君尊臣代終。
玄文王日易主歲,易書為經(jīng)玄為緯。
謂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準(zhǔn)卦氣圖,是圖疑亦非圣書。
豈知中復(fù)與咸遇,乃是陰陽自然數(shù)。
或云玄倣太初歷,黃鐘之分八十一。
豈知虛三與虛九,其數(shù)雖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渾天,渾天方象包於圓。
豈知兼用蓋天說,蓋以輿地承純乾。
后來支榦及聲律,運(yùn)氣參同至太一。
與易并行人不譏,千岐萬轍同一歸。
況玄於易同而異,何獨(dú)於玄苦譏議。
子云之師曰林閭,鶴山之下誰其徒。
自翻機(jī)杼作生活,律歷圖書無不合。
若非馬邵晁張倫,后世幾無揚(yáng)子云。
后世子云今繼作,而此玄文終寂寞。
空余繪象與棠陰,聊與文士供嘲吟。
注釋參考
大包
(1).指宇宙。 唐 韓愈 《苦寒》詩:“芒碭大包內(nèi),生類恐盡殲?!?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方崧卿 曰:“大包,以宇宙言也?!?/p>
(2).突起的大疙瘩。 左鄰 《金鈴段》:“他早晚要把釘子碰,碰個(gè)大包就不輕!”
(3).食品名。比較大的包子。有餡,用發(fā)面做皮,包成后蒸熟。
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huì)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dòng)天地?!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dòng)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變象
變異的自然現(xiàn)象。《漢書·杜欽傳》:“變感以類相應(yīng),人事失於下,變象見於上?!薄逗鬂h書·李固傳》:“陛下宜開石室,陳圖書,招會(huì)羣儒,引問得失,指擿變象,以求天意。” 李大釗 《宗教與自由平等博愛》:“﹝原人﹞起先看見雷霆、地震、火山、洪水、暴風(fēng)、天變、地異、日蝕、月蝕、猛獸、毒蛇等自然界的變象而發(fā)生恐怖,后來對(duì)于自然界的常態(tài),亦生敬畏?!?/p>
一致
一致 (yīzhì) 沒有分歧 unified;consistent;concerted;identical魏了翁名句,四川茶馬牛寶章修揚(yáng)子墨池以書索題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直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