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鞏《送英州蘇秘丞》:
遠(yuǎn)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xiāng)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
瀧鳴湞水遙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
材術(shù)如君有余暇,出游應(yīng)數(shù)擁雙旌。
注釋參考
民歌
民歌 (míngē) 起源于或流傳于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老百姓中間并成為他們獨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 ballad;folk song升平
升平 (shēngpíng) 太平 peaceful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朱樓
謂富麗華美的樓閣?!逗鬂h書·馮衍傳下》:“伏朱樓而四望兮,採三秀之華英?!?唐 白居易 《驪宮高》詩:“高高 驪山 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薄段骱ご跌P簫女誘東墻》:“ 潘用中 始初見對面樓上畫閣朱樓,好生齊整?!?清 龔自珍 《洞仙歌》:“此花開近處,不是朱樓,杰閣三層絶依倚?!?/p>
照眼
照眼 (zhàoyǎn) 光亮耀眼;晃眼;強光刺眼 glaring 什么東西這么照眼?曾鞏名句,送英州蘇秘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