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安豈畏路千里,道在元知命兩間
出自宋代劉學(xué)箕《送連景昭歸三山用其韻》:
秋風(fēng)乘興下三山,不憚馳驅(qū)涉險艱。
別酒醉來仍更酌,征鞍發(fā)去且須攀。
身安豈畏路千里,道在元知命兩間。
從此莫教情斷絕,尺書頻寄塞鴻還。
注釋參考
畏路
猶畏途。比喻艱難的世道。 明 袁宗道 《初春和陸放翁韻》之一:“嬾向時人爭巧拙,久游畏路耐咸酸。”
千里
千里 (qiānlǐ)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知命
知命 (zhīmìng) 《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焙髞碛谩爸敝肝迨畾q the age of fifty 年逾知命 認(rèn)識天命或命運 know destiny 樂天知命兩間
謂天地之間。指人間。 唐 韓愈 《原人》:“形於上者謂之天,形於下者謂之地,命於其兩間者謂之人?!薄端问贰と辶謧魑濉ず矅罚骸霸笍欖稙樯疲嫘仑实?,使信於諸夏,聞於夷狄者,無曲可議,則至剛可以塞兩間,一怒可以安天下矣?!?金 陳賡 《宣宗挽詞》:“儉德高千古,鴻勛際兩間。” 明 邵璨 《香囊記·潛回》:“那時節(jié)立朝綱當(dāng)辯姦,我這里正氣漫漫塞兩間?!?魯迅 《集外集·題<徬徨>詩》:“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徬徨。”
劉學(xué)箕名句,送連景昭歸三山用其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