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獬《即事簡友人》:
門巷遍芳草,相期春醉稀。
可憐雙燕到,還似故人歸。
幽鳥隔溪語,落花穿竹飛。
誰知靜者樂,石上脫朝衣。
注釋參考
靜者
深得清靜之道、超然恬靜的人。多指隱士、僧侶和道徒。《呂氏春秋·審分》:“得道者必靜,靜者無知。”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黃節(jié) 注引《論語》:“智者動,仁者靜。”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 蔡侯 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仇兆鰲 注:“ 夢弼 謂: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清 趙翼 《題鄒蓮浦小照》詩:“超然靜者心,小憇寄幽矚。”
朝衣
(1).君臣上朝時穿的禮服?!睹献印す珜O丑上》:“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薄逗鬂h書·劉寬傳》:“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唐 崔峒 《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見贈》詩:“江海久垂綸,朝衣忽掛身。”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朝服龍團》:“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闌下前后繡龍團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shù)則,以為辨別。”
(2).借指朝廷官員。 唐玄宗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宋 葉適 《中奉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銘》:“當(dāng) 慶元 、 嘉泰 間,朝衣負(fù)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潔,青蠅蒙樊棘之誚而與鴻鵠偕逝?!?/p>
鄭獬名句,即事簡友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