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姚鉉《過松江》:
句吳奇勝絕無儔,更見松江八月秋。
震澤波光連別派,洞庭山影落中流。
汀蘆擁雪藏魚市,岸橘風香趁客舟。
冷興不窮聊一望,煙空云霽倚層樓。
注釋參考
震澤
湖名。即今 江蘇 太湖 ?!稌び碡暋罚骸叭热?, 震澤 厎定?!?晉 李颙 《涉湖》詩:“ 震澤 為何在,今唯 太湖 浦?!?清 方文 《梅墩雜吟》之二:“ 震澤 多良友,招尋日不虛。”
波光
水波反射出來的光。 后蜀 顧夐 《河傳》詞:“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明 劉基 《菩薩蠻·越城晚眺》詞:“樹色蕩湖波,波光艷綺羅?!?楊朔 《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閃動著黑亮的波光?!?/p>
別派
(1).同祖先的一個分支。《魏書·濟陰王小新成傳》:“ 元法僧 叛, 顯和 與戰(zhàn)被擒,執(zhí)手命與連坐。 顯和 曰:‘ 顯和 與阿翁同源別派?!卑?顯和 為 濟陰王 后裔。
(2).水的支流;山的分脈。 唐 方干 《題越州袁秀才林亭》詩:“清邃林亭指畫開,幽巖別派像 天臺 ?!?唐 浩虛舟 《盆池賦》:“蛙穿而別派潛通?!?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北為 華岳山 ,由 秦 隴 而來,踰 北棧 ,經(jīng) 五郎 、 孝義 ,東出 商洛 ,融結(jié) 河南 諸山。 鎮(zhèn)安 、 洵陽 、 漢陰 、 石泉 、 洋縣 各山,皆其支分別派?!?/p>
(3).舊指儒家之外的學派。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jīng)映三十四韻》:“別派驅(qū) 楊 墨 ,他鑣并 老 莊 ?!?/p>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眳⒁姟?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山影
(1).山的倒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 澤蘭 山頭有深潭,山影臨水,水色青緑?!?唐 岑參 《春尋河陽陶處士別業(yè)》詩:“藥椀搖山影,魚竿帶水痕?!?元 虞集 《秋水觀》詩:“湖深山影碧,天凈月光空?!?/p>
(2).遠山的輪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黃山日記》:“西望碧痕一縷,余疑山影,僧謂:‘山影夜望甚近,此當是云氣?!嗄?,知為雨兆也?!?郁達夫 《臨平登山記》:“一到 臨平 ,向北窗看到了這眠牛般的一排山影,才仿佛是叫人預備著到 杭州 去看山水似地,心里會突然的起一種變動?!?/p>
中流
中流 (zhōngliú)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midstream 大石當中流?!巍?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江河的中段 midstream 長江中流 中等 medium姚鉉名句,過松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