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曹勛《滿庭芳》
玉景明心,木雞修性,要須和會三家。未知頭面,何處認(rèn)摩耶。自有身中異境,藏巨浪、一點(diǎn)籠紗。升沈際,難將賦得,有限逐無涯。時(shí)時(shí),須點(diǎn)檢,隨緣遣性,何更興嗟。那浩然獨(dú)得,迥絕痕瑕。妙占熙風(fēng)惠日,乘正氣、三縷明霞。真機(jī)運(yùn),連環(huán)放下,無處不光華。
注釋參考
玉景
(1).猶尊容?!渡袝泻颉罚骸?文王 至 磻溪 , 呂尚 釣。王趍稱曰:‘望公七年,今見玉景?!?/p>
(2).影子的美稱。《云笈七籤》卷二十:“龍輿玉景,飛行太空?!?/p>
明心
(1).謂使心思清明純正。 宋 趙與時(shí) 《賓退錄》卷一:“學(xué)必明心,記問辨説皆餘事?!?張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詩:“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喪?!?/p>
(2).表明心跡。 柳青 《狠透鐵》:“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沒草屎渣渣!”
木雞
(1).《莊子·達(dá)生》:“ 紀(jì)渻子 為王養(yǎng)鬭雞,十日而問曰:‘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沼謫?,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 成玄英 疏:“神識安閑,形容審定……其猶木鷄不動(dòng)不驚,其德全具,他人之雞,見之反走?!焙笠蛞浴澳倦u”喻指修養(yǎng)深淳以鎮(zhèn)定取勝者。 唐 白居易 《禮部試策》之三:“事有躁而失、靜而得者,故木雞勝焉?!?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須一精神似木雞待鬪,還須解弄丸機(jī)彀。”
(2).木制能飛的雞。 晉 葛洪 《抱樸子·應(yīng)嘲》:“ 墨子 刻木雞以厲天,不如三寸之車鎋?!?/p>
(3).用以比喻呆笨或發(fā)愣之態(tài)。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小蟲伏不動(dòng),蠢若木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五回:“我提到案下問時(shí),那 羅榮統(tǒng) 呆似木雞,一句話也説不出?!?李玉林 《難忘的會見》:“﹝我們﹞像木雞似的楞了半天。”
修性
養(yǎng)性,涵養(yǎng)性情。 漢 揚(yáng)雄 《法言·學(xué)行》:“學(xué)者所以修性也;視聽言貌思,性所有也。學(xué)則正,否則邪?!?/p>
要須
(1).必須;需要?!度龂尽の褐尽なY濟(jì)傳》:“天下未寧,要須良臣以鎮(zhèn)邊境?!?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造神麴并酒》:“滿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須米微多,米少酒則不佳?!?宋 李綱 《又與張相公書》:“昨日得報(bào),止遣水軍屯 蘄陽 ,要須 九江 有兵與之相照應(yīng),乃為得策?!?/p>
(2).必定;總會。 唐 雍陶 《感興》詩:“貧女貌非丑,要須緣嫁遲?!?宋 蘇轍 《病后》詩:“芭蕉張王要須朽,云氣浮游畢竟虛。” 清 顧炎武 《祖豫州聞雞》詩:“豈足占時(shí)運(yùn),要須振羽翰?!?/p>
和會
和會 (héhuì) 交戰(zhàn)雙方暫時(shí)休戰(zhàn),舉行和平談判會議,以謀求終止戰(zhàn)爭 peace conference三家
(1).極言人戶之少?!俄n非子·難勢》:“無慶賞之勸,刑罰之威,釋勢委法, 堯 舜 戶説而人辯之,不能治三家?!?宋 陸游 《野意》詩:“隄長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2).指 春秋 魯 大夫 孟孫氏 、 叔孫氏 、 季孫氏 ?!墩撜Z·八佾》:“三家者以《雍》徹?!?朱熹 集注:“三家, 魯 大夫 孟孫 、 叔孫 、 季孫 之家也。”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鄉(xiāng)興賢能論》:“天欲 魯 以 孔子 代三家。”
(3).指 春秋 晉 之三卿 韓 、 趙 、 魏 。《鹖冠子·武靈王》:“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 韓 用此而東分?!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叭曳?晉 ,并為戰(zhàn)國?!?/p>
(4).指 漢 代傳《詩》的 齊 、 魯 、 韓 三派?!稘h書·藝文志》:“ 漢 興, 魯 申公 為《詩》訓(xùn)詁,而 齊 轅固 、 燕 韓生 皆為之傳……三家皆列於學(xué)官?!?/p>
(5).指 漢 代傳《尚書》的 歐陽 、 大夏侯 、 小夏侯 三派。《后漢書·劉陶傳》:“ 陶 明《尚書》《春秋》,為之訓(xùn)詁,推三家《尚書》?!?李賢 注:“三家謂 夏侯建 、 夏侯勝 、 歐陽和伯 也?!?/p>
(6).指解說《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三派。 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緒言:“於《春秋》,則採三家之精華,斥 安國 之迂謬?!?/p>
(7).指古代天文學(xué)中的蓋天、宣夜和渾天三種學(xué)派?!稌x書·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p>
(8).指三皇?!逗鬂h書·馬融傳》:“軼越三家,馳騁五帝?!?李賢 注:“三家,三皇也?!?/p>
(9).指 夏 、 商 、 周 。 漢 王充 《論衡·正說》:“案《禮》, 夏 、 殷 、 周 三家,相損益之制,較著不同?!?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五代不同禮,三家不同教,非其茍相反也,蓋世推移而俗化異也?!眳⒁姟?三代 ”。
曹勛名句,滿庭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別讓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