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出自宋代黃機《水調歌頭(為施少儀作)》: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經歲相識定誰來。
每向酒邊長嘆,更向花邊長笑,意慮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塵埃。
脫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筆墨爭似,鉤戟容易到云臺。
馀子何須轉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
事業(yè)上金石,人世自嘆哀。
注釋參考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yǎng)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p>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p>
武弁
(1).武冠?!逗鬂h書·崔駰傳》:“ 鈞 ( 崔鈞 )時為虎賁中郎將,服武弁,戴鶡尾?!?唐 韓翃 《贈別太常李博士兼寄兩省舊游》詩:“兩年戴武弁,趨侍 明光殿 ?!?清 趙翼 《紀夢》詩:“閲罷邸抄正午倦,忽夢遷官戴武弁?!?/p>
(2).武官。 唐 儲光羲 《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詩:“ 劍關 掉鞅歸,武弁朝 建章 。”《明史·熹宗紀》:“國家文武并用,頃承平日久,視武弁不啻奴隸,致令豪杰解體?!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九回:“你文官一途雖然做不得,但是武弁一路還不妨事?!?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他也謙遜著,說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曉得服從上官命令?!?/p>
多才
多才 (duōcái) 具有多種多樣技術、學問 protean 多才多藝的藝術家黃機名句,水調歌頭(為施少儀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朝暮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