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曹勛《贈吳思道》:
某也極連蹇,世緣牽喧卑。
久困戎燼間,方與鞍馬辭。
得奉宮觀祿,遽失糟糠妻。
淚零繐帷風(fēng),春慘中梱悲。
生理正落莫,幽思難平治。
公來黟歙遙,率孤再拜之。
慰藉累年別,嘆息私門衰。
而公顏渥丹,綠鬢白發(fā)稀。
頓換神氣妙,密驗刀圭奇。
內(nèi)典禪悅深,外丹日月遲。
陰功粹雅度,方為世所師。
永懷我先君,與公深相知。
辱以執(zhí)友契,肯顧賤子微。
賤子感誨言,於茲老鋤犁。
甌窶祝場圃,翕張防寒饑。
時時躬遠(yuǎn)郊,一一得自怡。
次第教三子,令諳田畝為。
老鈍依頹檐,忘言隨四時。
幸會道此樂,秋風(fēng)遽言歸。
尚有一瓣香,原奉鐘呂期。
注釋參考
老鈍
年老遲鈍。 宋 陸游 《雨后復(fù)小雪》詩:“賤貧安淡薄,老鈍耐譏嘲?!?清 曾國藩 《復(fù)劉霞仙中丞書》:“老鈍無聞,用為深恥?!?/p>
忘言
(1).謂心中領(lǐng)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p>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稌x書·山濤傳》:“后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p>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quán)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dāng)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四時
(1).四季。《易·恒》:“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薄抖Y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p>
(2).指一年四季的農(nóng)時?!兑葜軙の膫鳌罚骸盁o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jié),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cè)?,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熬佑兴臅r,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p>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曹勛名句,贈吳思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