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鸞德耀賢夫婦,見說宜家
出自宋代張孝祥《丑奴兒(張仲欽生日用前韻)》:
伯鸞德耀賢夫婦,見說宜家。
見說宜家。
庭砌森森長玉華。
天公遣注長生籍,服日餐霞。
服日餐霞。
壽紀(jì)應(yīng)須海算沙。
注釋參考
伯鸞德耀
(1). 漢 梁鴻 字 伯鸞 , 孟光 字 德耀 。夫婦相敬如賓,貧賤而志不移。舊時作為賢夫婦的典型。 明 汪廷訥 《獅吼記·寄妬》:“須知那 伯鸞 德耀 振賢聲,白頭相愛還相敬,我怎忍反目徒傷結(jié)髪情?!?/p>
(2).用以代稱賢夫婦。 宋 張孝祥 《丑奴兒·張仲欽生日》詞:“ 伯鸞德耀 賢夫婦,見説宜家?!眳⒁姟?伯鸞 ”。
賢夫
(1).有才德的丈夫?!稘h書·張耳傳》:“父客謂曰:‘必欲求賢夫,從 張耳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知古為狐招婿》:“秀才軒裳令胄,金玉奇標(biāo),既富春秋,又潔操履,斯實淑媛之賢夫也。” 清 盧文弨 《馮恭人墓志銘》:“同德賢夫,無或緇磷。”
(2).用以敬稱他人丈夫。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三:“ 東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舉人年六十九為隣,其妻三十歲誕子。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詩,公戯一聯(lián)云:‘令閤方當(dāng)而立歲,賢夫已近古稀年?!?/p>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p>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p>
宜家
《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朱熹 集傳:“宜者,和順之意。室者,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nèi)?!薄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俺加谐贾x,其下畏而愛之,故能守其官職,保族宜家?!焙笠蛞苑Q家庭和睦。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贈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銘》:“天生淑德,實俾宜家。特能柔順,深棄驕奢?!?宋 張孝祥 《丑奴兒·張仲欽生日用前韻》詞:“ 伯鸞 德耀 賢夫婦,見説宜家?!?清 洪楝園 《后南柯·辭職》:“織成雙錦字,送出七香車,宜室宜家,玉鏡臺遇 溫郎 也應(yīng)留下?!?/p>
張孝祥名句,丑奴兒(張仲欽生日用前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