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好就吳鄉(xiāng)拜,簪組初從魏闕來
出自宋代扈蒙《桐廬員外出勛德之門以儒素為業(yè)泊來儀於京闕》:
王謝高門江鮑才,東游何用更裴回。
弦歌好就吳鄉(xiāng)拜,簪組初從魏闕來。
清酒一尊攜瀲滟,舊詩千首貯瓊瑰。
健颿輕櫂須行樂,莫效當(dāng)時(shí)庾信哀。
注釋參考
弦歌
弦歌 (xiángē)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簪組
(1).冠簪和冠帶。 唐 王維 《留別丘為》詩:“親勞簪組送,欲趁鶯花還。”
(2).借指官宦。《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jì)四》:“偽宰相 鄭玨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組,儒苑品流?!?宋 蘇軾 《寄劉孝叔》詩:“高蹤已自雜漁釣,大隱何曾棄簪組。” 明 李東陽 《張侍御世用藏山水圖歌》:“吾生早覺簪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p>
魏闕
魏闕 (wèiquè) 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稱 gate of the imperial palace扈蒙名句,桐廬員外出勛德之門以儒素為業(yè)泊來儀於京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