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取能觸,佩劍取能割
出自宋代馮時(shí)行《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為韻以謝》:
冠豸取能觸,佩劍取能割。
飲酒移氣體,我亦嗜清辣。
舉白欲下咽,丹腑已通達(dá)。
溫溫坎離間,正氣自旋斡。
於焉養(yǎng)真男,險(xiǎn)語犯天闥。
千鍾建太平,豈徒為消渴。
注釋參考
冠豸
(1).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 唐 白居易 《見蕭侍御舊山草堂詩因以繼和》:“臺中 蕭侍御 ,心與鴻鶴同,晚起慵冠豸,閑行厭避驄?!?明 方孝孺 《張文敏畫像贊》:“使之正色立朝,簪筆冠豸,庸邪當(dāng)破膽而潛遁?!?/p>
(2).指擔(dān)任御史之類的官吏。 唐 孟郊 《寄院中諸公》詩:“冠豸猶屈蠖,匣龍期剸犀?!?/p>
佩劍
佩劍 (pèijiàn) 腰間佩帶的劍 a double-edged sword 佩劍將軍馮時(shí)行名句,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為韻以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開心清理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