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殿柱記》:
蒼龍甲戌歲,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學校已再變。
順考興平年,寔紀漢之獻。
或云鐘會書,入木字隱見。
自獻而至會,朔歷斗杓轉(zhuǎn)。
會初入蜀時,意不止弱禪。
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
殺女不作難,機鋒劇刀箭。
會書固出繇,家法素所善。
至學艾筆跡,暮夜走郵傳。
老昭豈易欺,真?zhèn)吴щy辨。
欺昭爾尚可,蜀士多秀彥。
當其下筆時,寧不愧顏面。
雖蒙黼藻文,不揜糞土賤。
注釋參考
下筆
下筆 (xiàbǐ) 落筆 put pen to paper不愧
不愧 (bùkuì) 無愧于;名副其實 be worthy of the name;prove oneself to be 不愧為藝術(shù)大師顏面
顏面 (yánmiàn) 面部;臉色 facial expression;countenance;face 顏面擦傷 名譽;體面;面子 prestige;face 顏面掃地李石名句,殿柱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