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居士塵埃甚,須發(fā)而今已二毛
出自宋代張景脩《寄湖南憲請祠葉公》:
聞?wù)f年來請洞霄,江湖奉使久勤勞。
有神仙處閒方得,用老成時退更高。
借宅但知新種竹,尋真想見舊栽桃。
浮梁居士塵埃甚,須發(fā)而今已二毛。
注釋參考
浮梁
(1).即浮橋?!斗窖浴返诰牛骸芭佒壑^之浮梁。” 郭璞 注:“即今浮橋。”《文選·潘岳<閑居賦>》:“浮梁黝以徑度, 靈臺 杰其高峙?!?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即今浮橋。”《舊唐書·哀帝紀》:“ 楊師厚 於 襄州 西六十里 陰谷 江口伐竹木以為浮梁。” 清 顧炎武 《蒲州西門外鐵牛唐時所造以系浮橋在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詩:“ 唐 代浮梁處,遺牛制尚新?!眳⒁姟?浮橋 ”。
(2).不良。 清 楊懋建 《帝城花樣·秋芙傳》:“浮梁子弟,靡然從風,一倡百和,幾有若狂之嘆?!痹ⅲ骸?宋 人小説謂無良曰浮梁?!?/p>
(3).舊縣名。屬 江西省 。 漢 鄱陽縣 地, 唐 武德 四年,析置 新平縣 , 天寶 元年改名 浮梁 , 明 清 皆屬 饒州府 。1960年并入 景德鎮(zhèn)市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 浮梁 買茶去?!焙笠愿×航柚干倘恕?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成自題》:“過眼飄零隨敗絮,傷心老大嫁浮梁?!?/p>
居士
居士 (jūshì) 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lay Buddhist 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hermit塵埃
塵埃 (chén āi) 飛揚的塵土 dust;dirt 塵埃傳播病菌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須發(fā)
須發(fā) (xūfà) 胡須和頭發(fā)的統(tǒng)稱 beard and hair 須發(fā)全無而今
而今 (érjīn) 現(xiàn)在,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mao{1~1}澤{1*1}東《憶秦娥·婁山關(guān)》二毛
(1).斑白的頭發(fā)。常用以指老年人?!蹲髠鳌べ夜辍罚骸熬硬恢貍?,不禽二毛?!?杜預 注:“二毛,頭白有二色?!?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二毛告暮,素志衰頽?!?宋 蘇軾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胡韞玉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病餘人事懶,愁畏二毛侵。”
(2). 晉 潘岳 《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后因以“二毛”指三十馀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喪亂?!?倪璠 注:“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歲’逆數(shù)之,逢亂之歲, 子山 時年三十有六?!?宋 李宗諤 《先公談錄》:“ 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憂?!卑矗合裙?李昉 死于公元九六六年, 宗諤 生于公元九liu{1*1}四年,時年三十三歲。
(3).即二毛子。 清 黃遵憲 《三哀詩》:“讙譁殺二毛,萬頭相傾擠?!?錢仲聯(lián) 箋注:“ 袁昶 《亂中日記》:‘見洋人呼曰大毛子,見教民呼曰二毛子。’”《中國歌謠資料·義和團歌謠·砍二毛》:“洋人進 中國 ,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勢,橫行霸道?!眳⒁姟?二毛子 ”。
(4).方言。謂皮毛短。 謝覺哉 《孔夫子與老農(nóng)》:“他又縫了許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李季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一封信》詩:“身穿二毛皮大衣,聽問路忙答話跳下牲靈。”
張景脩名句,寄湖南憲請祠葉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