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邛州俯聽三省堂》:
將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總總?cè)菏?,論說尤諄諄。
后賢守為法,不敢忘逡巡。
有欲著其跡,更假他物神。
或取幾杖明,或用盤盂陳。
或則銘于座,或則書于紳。
此皆貪道者,欲己日夕親。
涵泳既滋久,盛德光璘璘。
魯侯相門子,佩義而服仁。
來乘別駕輿,齒發(fā)何青春。
開口議政事,條件皆有倫。
春露與秋霜,畏愛其吏民。
尚懼有片缺,不使其質(zhì)純。
乃于廳事側(cè),開軒承甲寅。
題曰三省堂,大構(gòu)高榜新。
地古物象野,水竹清衣巾。
公暇每居此,寂嘿如隱淪。
冥心以自觀,外揣復(fù)內(nèi)循。
一有所不逮,補綻無纖塵。
既已自作詩,文理相彬彬。
宛轉(zhuǎn)示明戒,欲使風(fēng)俗淳。
愚重侯所存,再拜無辭頻。
待己固如此,賢哉君子鄰。
常愿此基構(gòu),永不罹荊榛。
有壞則請修,使之名不泯。
注釋參考
將欲
將要;打算。《老子》:“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薄赌印し枪ハ隆罚骸爸星閷⒂笈d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李白 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p>
治人
(1).統(tǒng)治他人?!睹献印る墓稀罚骸皠谛恼咧稳耍瑒诹φ咧戊度?。” 宋 曾鞏 《思政堂記》:“正己而治人,故謂之政?!?王闿運 《<老子注>序》:“觀其詞意,務(wù)欲勝民、久國、治人、用道。”
(2).指治理國家的人才?!盾髯印ぞ馈罚骸坝兄稳耍瑹o治法……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宋 秦觀 《任臣上》:“ 李石 當(dāng)國,薦弟 福 可任治人,繇監(jiān)察御史為戶部侍郎?!?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必先
(1). 唐 時應(yīng)試舉子相互間的一種稱謂。謂其登第必在同輩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輕佻》:“ 鄭光業(yè) 常言及第之歲,策試夜,有一同人突入試鋪,為吳語謂 光業(yè)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業(yè) 為輟半鋪之地……居二日, 光業(yè) 狀元及第?!?/p>
(2).以稱下第的同人。 唐 韓儀 《記知聞近過試》詩:“短行軸了付三銓,休把新銜惱必先?!?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三》:“ 韓儀 與關(guān)試后新人詩,有‘休把新銜惱必先’句,此必先又謂下第同人也?!?/p>
正身
(1) [one's real person]∶指并非替身而確是本人
驗明正身
(2)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正直不阿
(3) [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修身
詳細(xì)解釋(1).端正自身;修身?!盾髯印しㄐ小罚骸熬诱硪再??!?三國 魏 桓范 《政務(wù)》:“故為政之務(wù),務(wù)在正身?!薄杜f唐書·宋璟傳》:“朕每事常欲正身以成綱紀(jì),至於妻子,情豈有私?然人所難言,亦在於此?!薄肚迨犯濉ざY烈親王代善傳》:“必正身行義以相輔佐,朕始嘉賴焉?!?/p>
(2).謂正直不阿?!稏|觀漢記·趙憙傳》:“ 憙 內(nèi)典宿衛(wèi),外干宰職,正身立朝,未嘗懈惰?!?晉 羊祜 《讓開府表》:“據(jù)今光祿大夫 李喜 ,秉節(jié)高亮,正身在朝?!?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貞介》:“ 鎬 起自布素,一、二年而登宰相。正身特立,不肯茍媚?!?/p>
(3).猶直身。《法苑珠林》卷十六引《觀佛三昧經(jīng)》:“四海之中,有 須彌山 ,佛在 須彌山 正身仰臥?!?/p>
(4).謂確系本人,并非冒名頂替者?!锻ǖ洹みx舉五》:“故俗間相傳云:‘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此又弊之尤者。”《水滸傳》第三二回:“官司一事,全得 朱 雷 二都頭氣力,已自家中無事,只要緝捕正身?!?清 李漁 《奈何天·誤相》:“[丑背介]那夫人小姐,又進來了,待我也做些風(fēng)流態(tài)度,與他相相,或者替身相不中,倒相中了正身,也不可知。”
(5).科舉正途出身。對捐納功名者而言。 明 葉憲祖 《碧蓮繡符》第五折:“這 秦秀才 我曾認(rèn)得,原係正身?!?/p>
文同名句,邛州俯聽三省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咖啡師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