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翁卷《寄沈洞主》:
想當(dāng)清夜醮,帶月叩仙鐘。
指上雷霆訣,庵前虎豹蹤。
藥收陽地草,薪采故枝松。
擬即尋師去,茅峰疊幾重。
注釋參考
陽地
(1).向陽的土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桃柰》:“櫻桃,二月初山中反栽,陽中者,還種陽地,陰中者,還種陰地?!?/p>
(2).指人世。 唐 無名氏 《冥音錄》:“地府當(dāng)有大變,得以流傳人世……會(huì)以吾之十曲,獻(xiàn)陽地天子,不可使無聞於明代?!?/p>
薪采
(1).見“ 薪采 ”。
(2).同“ 薪柴 ”。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韋知微》:“ 知微 既至,則究其窟宅,廣備薪採,伺候集聚,因環(huán)薪縱火,眾持兵刃,焚煞殆盡。”
亦作“ 薪採 ”。1.打柴?!豆騻鳌ぐЧ哪辍罚骸叭粍t孰狩之?薪采者也。” 徐彥 疏:“薪采猶言采薪也。”《戰(zhàn)國策·秦策四》:“筑 剛平 , 衞 無東野,芻牧薪采莫敢闚東門。”《宋書·武帝紀(jì)中》:“先是山湖川澤,皆為豪強(qiáng)所專,小民薪採漁釣,皆責(zé)稅直,至是禁斷之?!?/p>
(2).指打柴的人。 晉 張悛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進(jìn)為徇 漢 之臣,退為開 吳 之主,而蒸嘗絶於三葉,園陵殘於薪采,臣竊悼之?!?/p>
故枝
舊的枝條。亦喻舊時(shí)棲居之處。 漢 應(yīng)璩 《與侍郎曹長思書》:“薄援助者,不能追參於高妙,復(fù)斂翼於故枝?!?唐 王建 《杜中丞書院新移小竹》詩:“嫩緑卷新葉,殘黃收故枝。” 宋 秦觀 《春日偶題呈錢尚書》詩:“三年京國鬢如絲,又見新花發(fā)故枝?!?元 陳基 《秋懷》詩之六:“落葉辭故枝,驚鴻亦飄忽?!?/p>
翁卷名句,寄沈洞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