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傅察《次毛彥謨韻》:
平生貴異不謀身,率道恂恂范伯孫。
巷有青衿來問道,家無赤腳可應(yīng)門。
搞間曾叩蒼龍闕,讜議終開日蓋樽。
見說晚聞多妙教,悠悠浮世更堪論。
注釋參考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p>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 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p>
妙教
佛教語。殊妙之教法。 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卷六:“今開妙教,須附妙宗?!?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晚聞多妙教,卒踐塞前愆。” 仇兆鰲 注:“釋氏有妙覺之説,故云妙教?!眳⒁姟?妙覺 ”。
悠悠
悠悠 (yōuyōu) 長久,遙遠(yuǎn) be remote in time or space;long-standing;long 悠悠長夜 遙遠(yuǎn)的 remote 悠悠未來 形容從容不迫 leisurely 眾多 many 荒謬 absurd 悠悠之談 飄動(dòng)的樣子 flying 羌笛悠悠雪滿地?!巍?范仲淹《漁家傲》 庸俗 vulgar 形容憂傷 sad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形容悠閑自在 leisurely 白云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浮世
人間,人世。舊時(shí)認(rèn)為人世間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稱。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逍遙浮世,與道俱成?!?唐 許渾 《將赴京留贈僧院》詩:“空悲浮世云無定,多感流年水不還。”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夢 華胥 。” 丁玲 《母親》二:“ 曼貞 這時(shí),也正有著一種悲涼的浮世的感覺。”
傅察名句,次毛彥謨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