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言無知己,躁靜各有徒。
出自唐朝白居易《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劉十五公》
帝都名利場,雞鳴無安居。
獨有懶慢者,日高頭未梳。
工拙性不同,進(jìn)退跡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難大用,典校在秘書。
三旬兩入省,因得養(yǎng)頑疏。
茅屋四五間,一馬二仆夫。
俸錢萬六千,月給亦有余。
既無衣食牽,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勿言無知己,躁靜各有徒。
蘭臺七八人,出處與之俱。
旬時阻談笑,旦夕望軒車。
誰能讎校間,解帶臥吾廬。
窗前有竹玩,門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數(shù)竿對一壺。
注釋參考
無知
無知 (wúzhī)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unacquaintance;ignorant 年幼無知躁靜
(1).急躁與寧靜。 晉 潘岳 《秋興賦》:“茍趣舍之殊涂兮,庸距識其躁靜?!?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出處有冰炭之殊,躁靜有飛沉之異。”
(2).謂興動勞役與清靜無為。 唐 白居易 《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策》:“夫如是,則君之躁靜,為人勞逸之本;君之奢儉,為人富貧之源?!?/p>
白居易名句,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劉十五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饅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