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庚《登寶林飛來峰》:
乘風(fēng)飛步碧崔嵬,萬壑千巖入眼來。
古甃直穿滄海破,浮圖高拂白云開。
龜{1|1}公埋沒今無冢,烏喙登臨舊有臺(tái)。
立盡斜陽(yáng)不歸去,一聲孤雁過蓬萊。
注釋參考
斜陽(yáng)
斜陽(yáng) (xiéyáng)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yáng) setting sun不歸
(1).不返家?!对?shī)·豳風(fēng)·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xiāng)試,遂不歸,止而受教。”
(2).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p>
孤雁
見“ 孤鴈 ”。
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黃庚名句,登寶林飛來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