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行行便濯纓。
出自唐朝柳宗元《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行行便濯纓。
注釋參考
今朝
今朝 (jīnzhāo) 今天 today;this day;at the present;on this day 現(xiàn)在 now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不用
不用 (bùyòng) 用不著,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垂淚
垂淚 (chuílèi) 哭泣而眼邊垂掛淚水 tear (because of sorrow) 傷心垂淚 黯然垂淚行便
謂方便行事。 明 張居正 《與薊遼總督譚二華》:“ 戚 帥以總理改總兵,誠為貶損……且督撫標兵,皆欲付之訓練,若不兼總理,何以行便?”
濯纓
洗濯冠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焙笠浴板t”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師利贊》:“體絶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此巖下,來作濯纓翁?!?前蜀 韋莊 《題潁源廟》詩:“臨川試問 堯 秊事,猶被封人勸濯纓?!?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之五:“塵容愧濯纓,詠歸聞扣榜?!?/p>
柳宗元名句,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